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推进优秀军事文学作品影视化发展?军事文学作品推荐?军事文学创作?优秀军旅文学作品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30 军旅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优秀   军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优秀军事文学作品脱颖而出,展现了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军事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将优秀军事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让它们更好地、更有活力地走上荧屏、走进观众心里,是社会大众领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窗口与桥梁,也是繁荣军事文艺创作、进一步激发强军精神动力的现实需要。

回顾军事题材影视剧发展历史,可以清楚看到,相当数量的军事题材影视剧是由军事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如电影《铁道游击队》,由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电视剧《林海雪原》,均改编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电影《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电影《烈火中永生》、电视剧《红岩》,均改编自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改编自李存葆的同名小说。

这些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在发表之初就受到读者的高度关注,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更是受到观众青睐。它们有的已经成为红色经典,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以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为蓝本改编成影视剧,实质上是将文字叙事转变成光影艺术,可谓二次创作。两者虽有相通之处,但亦有很大不同,有的需要“大动筋骨”甚至是“另起炉灶”才能改编成功。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推动优秀军事文学作品影视化呢?

把握好军事影视艺术的主要特性。影视艺术是时间与空间艺术、平面与立体艺术、静态与动态艺术的复合体。作为军事题材影视剧,既有影视艺术的普遍特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充分体现其独特性,才能彰显军事影视剧的特殊价值。军事题材影视剧的最大特性当然是军队特色、军事特征,因而必须突出反映革命战争历史、人民军队成长历程和革命军人精神风貌,重点展现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观众中不乏军事爱好者,影视剧的军事特性越明显,受众的关注度和剧作收视率自然会越高。另外,军事题材影视剧应当服务于练兵备战的需要,使之具备一定的教学价值,促进实践成果转化。如电影《地雷战》《地道战》上映时,就明确标示为“军事教学片”。

遵循军事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军事题材影视剧相对于社会题材的作品,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它既要符合影视剧创作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特殊规律;既要反映军事和战争史,又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现实服务。因此,改编创作应坚持“三统一”。其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以说,思想性是影视剧的“魂”,艺术性是影视剧的“本”。缺乏思想性,作品就难免成为照录历史与现实的“流水账”,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缺乏艺术性,作品则失去艺术本身的魅力,让观众感觉索然无味。其二,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寓教于乐是影视剧的一个突出功能,必须统筹兼顾,让两者相得益彰。其三,军事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一部优秀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应当凭借引人入胜的叙事来体现军事价值,同时也应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游刃有余的艺术技巧来赢得观众认可。

厘清军事影视创作的发展方向。军事题材影视剧的改编创作应当服从服务于提高战斗力的根本目的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总体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推进新时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猎奇、不媚俗,拒绝不接地气、凭空想象,摒弃悖逆常理的“神剧”,消除为了票房而迎合低级趣味、只讲究技术技巧而忽视内在价值塑造等庸俗之风。1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没想到,过时的谢苗和搞笑的刘冠麟居然拍出了一部堪比亮
  • 播出一半才追剧,檀健次2分钟视频安利《特战荣耀》,隐藏
  • “00后”武警新兵初踏军营 各扬所长浇灌军旅梦
  • 青春披上戎装: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 《士兵突击》播出16年,主演境况今非昔比,有人成为百亿票
  • 金瀚新剧《许你岁月静好》,再演硬汉军人,女主被誉为古典
  • 程愫:花21年捧红丈夫,为其牺牲事业养娃,仍难逃丈夫再爱他
  • 诗歌|
  • 付豪晒与王哲林合照:难忘的军旅回忆!
  • 军旅歌手江涛:穷小子娶富家女,走红后不变心,始终把妻子当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