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分析思路中,我们发现平台日活人群中新客比例占比相对较高,超过50%;老客留存的比例较低,大多用户来访后就不再回来,二留及后续比例骤减:
沿这一思路可以推断:新客来访是由于某些活动优惠刺激,客户为了薅羊毛到平台进行注册,进入平台后由于访问链路不顺畅或者核心产品吸引力不足放弃使用产品。
反查平台近期的运营活动,发现近期确实有个新活动上线,羊毛丰厚,因此引发了很多人下载APP并点击注册,活动来访客户的心智模型主要有两个:
目标明确且专注:为羊毛来的。
希望了解核心产品的客户不活跃的原因也有两个:
访问链路不清晰,迷路了或者阻断了;
看到了核心产品,不达标或者不需要。
1)为羊毛来的
羊毛党在经营过程中很难杜绝,而且也不应该杜绝,是否羊毛党取决于客户对这个平台的定位,如果这一平台的消费成本低于其他平台,则羊毛党也会发生转移。且领取优惠券和使用优惠券本身也是两次行为,如何在这两次行为中吸引客户了解平台的核心产品需要针对不同的羊毛客群个性化设计,在访问过程中产生粘性。
这一客群需要在适当控制羊毛党访问频次的前提下考虑在羊毛链路上添加一些核心产品引导元素。
通过活动触达的新客心智还停留在兴趣阶段,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点进来看看,如果访问过程中的链路复杂,客户极有可能选择离开,而且不再活跃。
访问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链路问题是:迷路和阻断。
平台中没有针对核心产品的主访问链路,用户访问过程中需要寻找、搜索,且访问链路上岔路较多:聚合页背后紧跟聚合页,聚合页跳到单品页又频繁向聚合页跳转,干扰项特别多,用户在访问跳转过程中顺利忘掉了自己来的目的,也就把核心价值放在脑后。
平台核心产品访问链路中有明显的阻力点,导致访问漏斗快速收缩,这时就需要聚焦到收缩较快的环节,反复琢磨可能存在的问题。
心志不坚的客户在访问过程中的问题点是致命的,没见过核心产品就没了兴趣,完全失去了活动的价值,反而成了羊毛党的乐园。
能够走到核心产品页的客户都是产品的信徒,至少在看到产品之前,客户的兴趣是聚焦的,这部分客户的流失是非常可惜的,经营也没有别的方案:沉下心来优化产品,丰富产品的硬实力。
核心产品的优化是一个长期且精细的工作,需要对每个元素反复琢磨,以理财产品为例:
这些元素与市场中的竞品做相对完整的比较,差缺补漏,从用户的角度考量给用户带来的最大收益,吸引用户再来。
增长是个笨功夫,是从全局的视角梳理所有可能增长的环节,逐一分析,逐个击破,公式化方式能有效地辅助经营人员设计可落地的方案,为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完整的逻辑。
好了,今天写到这里,如果你有其他比较好的分析思路,欢迎沟通~
本文由 @野水晶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