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更加 " 莫名其妙 " 的灾难片空降行为发生:在《长空之王》撤档没多久,之前几乎是音信全无的《搜救》定档 10 月 3 日。国庆节假日看灾难片,是一种过去少有的反套路操作,当然,在档期已经和观影行为绑定越来越松散的当下,并不能直接预判这部影片就一定会败北,如果明天上映后影片口碑极好,也是有机会扭转国庆档首日的低迷的,只是你我或许都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所以,简单盘完这个国庆档 7 部新片之后,我们也不得不发出和观众一样的质问:你要我怎么选?而昨天国庆档首日的票房表现,也残忍且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很明显,这是一个观影需求被忽略的国庆档。
如果从过往的经验看,追溯到 2016 年,档期内有《湄公河行动》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有《爵迹》与《王牌逗王牌》,虽然彼时的国庆档票房能力并没有近几年这么高,但在影片类型供给层面,也称得上丰富;
2017 年,《羞羞的铁拳》和《英伦对决》《追龙》《缝纫机乐队》等几部主要影片撑起了票房,那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档期;
2018 年延续了这一点,《无双》在犯罪和动作类型上表现优异、《李茶的姑妈》提供了笑料,《影》充满质感,不同口味的观众可挑选的影片基本都在,观众基本盘也就稳定了。
高光时刻发生在 2019 年,8 天 50.49 亿的漂亮成绩给国庆这个重大节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那一年,是有《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两部档期内拿到近 20 亿票房的大片的,还有《攀登者》用 6 亿的票房做补充,具体看这些影片,除了爱国情绪饱满热烈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也属于商业类型片中较为成熟完整的存在了——
这几部影片有爱国主义的共同之处,但在那一年,观众是不会发出 " 无聊 " 的抱怨声的。
当年新主流电影探索出好看的拍法,观众看着新鲜,二是彼时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节日的氛围浓厚,影片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在如今,这一类的影片对观众来说已经是太常见了,加上没有天时地利,也很难 " 人和 "。
回到档期影片类型上继续说,2020 年国庆档有《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三部影片,还有《急先锋》和《一点就到家》,就像货架上摆满了包装不同、味道也不一样的饮料,总有人会在口渴的时候选择其中一款或者几款。
但今年的国庆档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 新主流电影占据了国庆档绝对位置之外,还应该有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电影。" 曾有资深从业者对毒眸(ID:DomoreDumou)表示,市场层面需要更多头部的类型电影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激发电影的电影观众的观影热情、点燃市场。
而当影片类型供给不够丰富,国庆档的票房局面也就不容乐观。
之前的国庆档,大多是 " 双轮驱动 ",2019 年的国庆档,票房冠军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收获 19.6 亿的票房,占比 43.8%,亚军《中国机长》的票房占比为 38.8%,差距并不大;2020 年《我和我的家乡》18.7 亿的票房,在档期内占比达到 47.3%,但也只甩开了第二名《姜子牙》近 5 亿;去年截然不同,《长津湖》几乎一枝独秀,档期内票房 32 亿,占比高达 73%,与《我和我的父辈》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尽管如此,因为头部影片太猛,还是可以强势拉高整个档期的票房、带火整个国庆档。
但今年目前,以上两种情况都很难没有发生,同质化的影片扎堆且表现平庸,今年国庆档总票房要超过去年的 43.89 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甚至可以说达到 30 亿+,也希望渺茫。
更重要的是,过往几年由于爆款影片存在,国庆档之后整个十月,质量上乘的影片能在票价回落之后,长线地收获票房,而如果档期一开始就乏力,影片供给单一,之后大盘的表现同样值得忧虑,甚至能直接影响着 2022 年最后一个季度电影市场的表现。
担忧存在,但展望未来前不妨还是先回到过去:制造国庆档票房新纪录的 2019 年,有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是,主旋律商业片验证了这一题材类型也能狂揽票房、被观众喜爱,它们的存在充分贴合国庆档这一档期的气质。
国庆节日给了国庆档 " 主旋律 " 的标签,电影被赋予了记录时代和彰显民族性的重要意义,在保留这一特质的同时,电影的娱乐消费功能也不应该被忽视。
比如当年《羞羞的铁拳》上映之时也是存在口碑争议的,但仍然能在档期内拿到高票房,给观众带来欢笑;《姜子牙》亦是如此,它和节假日并没有多大的内容气质上的关联,但依然可以被观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