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场的雪地上,他又写下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后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九一八事变”后,儿子宁儿(陈掖贤小名)未满3岁,赵一曼就被派往东北抗日,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负伤被俘,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日军屡屡用酷刑逼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寇的侵犯罪行。
在敌人的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
在生命最后时刻,赵一曼最为牵挂的是唯一的儿子,她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之后凛然就义,年仅31岁。
每一位英烈的名字和生前故事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必须被铭记
每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值得被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