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比存款多一些收益、比股票多一份稳定性、比房产多一份灵活性、比理财多一份安全性,早规划,早锁定,早增值,早受益!”这是张鑫9月27日发的第三个朋友圈信息,下面是某保险公司的年金险宣传页面。
而张鑫的上一条朋友圈内容则聚焦在一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尽管身份是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但张鑫的朋友圈中保险产品的宣传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
张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了解关注到保险产品。“其实我们也挺头疼的,涉及到财富规划问题,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建议,股市不行、基金亏损,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理财净值化也面临着不确定性,5年期的保险产品既能保本又有收益看着靠谱些。”张鑫表示。
工作于某互联网大厂的李峰近期浏览手机银行APP,想寻找稳健收益的投资产品,此前,他已经准备好20万现金计划参与公司配股。他在零钱通放了一段时间后,仍未得到配股消息后开始考虑把这笔钱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
李峰也看中了光大银行手机银行销售的一款名为和谐康顺护理保险(万能型)的产品,如果李峰趸交5万元购买上述产品,不做保费追加,6年保险到期后,李峰最高可得70754元的健康维护保险金,以收益来计算高达6%,而按产品演示的最低2.5%来计算,李峰最少也可以得到57884元的健康维护保险金。
终身寿险是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而增额终身寿被看作终身寿险的一种,其在终身寿险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增长增加赔付额度增长的功能,保单期限越长,保额越多。
虽然号称是寿险,但其实不少消费者看中的主要是其中的理财功能,尤其是现金价值写在合同里面,是一个有保证的收益;另外,增额终身寿可以通过减额的方式,让消费者提前领取保额。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增额终身寿险都可以在保单满5年后实现回本(即保现金价值超过保费),且有着不错的增长,因此,不少客户将其当作5年期理财产品来购买。
而让李峰心动的万能险则是理财型保险的另一种,其所看中的和谐康顺护理保险(万能型)虽然挂着护理保险的名字,但其保险责任中并未有与护理相关的直接责任,而是给予一定额度的护理保险金,理财属性明显。
有消费者在网上分享了一份25年前的老保单,在其2岁时,妈妈为其购买了一份养老年金险,一次性交费1万元,自他55岁起,保险公司每个月需支付给他7095元的养老金,每年能领到8.5万元。领到70岁时,等于投保后连续68年年回报率8.59%……
这也就是说年金险具备长期锁定利率的功能,而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万能账户的复利滚动往往是销售人员打动消费者的核心要素。在前几年,年金险往往搭配万能险设计成短期理财产品,即同增额终身寿险一样,保单第三年或第五年后现金价值及超过保费,从而吸引大量客户退保。2019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预定利率4.025%的长期年金险被按下暂停键。年金险的预定利率大部分降至3.5%,但与银行存款相比仍然具备一定优势。
同时,中国精算师协会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领取保单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缴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缴保费。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保险消费者应注意是否与自身预期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