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坚定文化自信?礼赞伟大时代作文 坚定文化自信?礼赞伟大时代歌曲 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坚持文化自信?传播时代精神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08 礼赞   坚定   自信   时代   文化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国庆长假,让我们在《好一朵茉莉花》的动人旋律中,聚焦江苏一批文艺工作者,感知他们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铿锵脚步,体悟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国庆前夕,原创大型柳琴戏《窑湾往事》完成首轮响排,作为该剧导演,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已在徐州的剧组待了一个多月,“国庆节可以回南京稍事休息了。”她笑着说。

出生于1949年的石小梅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早已退休的她却一直退而不休:成立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创立“春风上巳天”演出品牌,走进北大校园传播昆曲,上B站直播说戏……只要登上那方氍毹,石小梅就是“永远十八岁”。

从全本《桃花扇》《牡丹亭》《白罗衫》,到“一戏两看”《桃花扇》,再到《观图》《哭秦》《春江花月夜》《世说新语》等原创折子戏,退休后的石小梅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2018年3月,石小梅全本《桃花扇》封箱演出,在江苏大剧院创造了昆剧演出三天门票售罄的奇迹。

传承,是戏曲这门古老艺术绵延千年的生存路径。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石小梅身体力行“传、帮、带”。

退休后,石小梅陆续收了5个徒弟,将自己身上的3台经典大戏《桃花扇》《牡丹亭》《白罗衫》悉数传给了学生。钱振荣、施夏明、周鑫几位徒弟对这3台戏早已烂熟于心,就连她的跨界女徒弟、越剧小生李晓旭也移植了《桃花扇》中的一折《惊悟》。

传戏之外,石小梅还在台上带着年轻人一起演:和几位学生同台演出《白罗衫》,和施夏明分别饰演《牡丹亭》上下半场的柳梦梅,和徐思佳在《春江花月夜·乘月》中搭档演出对手戏……“老师带着同台演出,无形中就在传授一种表演理念和审美,年轻人会成长更快。我年轻时和上海的昆剧艺术家张洵澎同台演出《牡丹亭·惊梦》,就从她的眼神、身段等表演中领悟到许多台下学不到的东西。”

适逢国庆,谈起毕生热爱的昆曲事业,石小梅归纳为四个“见证”:

“我虚十三岁进戏校,从艺六十多年,我见证了自己从一个完全不知昆曲为何物的小姑娘,最后爱上昆曲,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石小梅也见证了昆曲的低谷时期,传字辈老艺人艰难生存的困境。

当然,令石小梅兴奋不已的是,昆曲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生。“我见证了在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大力扶持下,昆曲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展到今天全国有八大昆曲院团,一代代昆曲演员传承有序,江苏省昆剧院第五代小演员已经可以演大戏了。”

最令石小梅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昆曲。她坦言:“我见证了在一代代昆曲人努力下,昆曲迎来了新的辉煌!以施夏明为首的省昆第四代青年演员们,创作出了《瞿秋白》这样的现代戏精品!”qi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都知道那英唱功好,但看了浪姐3,才知道她唱功这么好
  • 中秋节遇上教师节,孩子们亲手做月饼礼赞教师恩
  • 又见无花果
  • 一叶红枫恋秋光,五花山色雅韵长
  • 松江丰收节看好“丰”景,“‘乡’约松江,一日‘村’游”
  • 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繁荣盛世颂歌传?新年颂赞歌?礼赞百年
  • 刘德华王一博周冬雨那英,百年礼赞晚会神仙阵容,歌声悦耳
  • 甘州区开展“从小学党史
  • 高龄不孤单,协爱医护人员为老人举办别样生日会
  • 朴道亮相《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长三角论坛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