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王宝强还是一个初出茅庐、老实憨厚的草根演员,没什么名气,直白又莽撞。
在后台上厕所时,因为从来没见过感应式的水龙头,他怎么按也不出水。
正当他无比窘迫的时候,身后伸出来一只手,拉住他的手往水龙头下一放,水流了出来。
王宝强回过头,看到了拉住他手的刘德华,呆愣地说了一句"谢谢"。
2004年,王宝强被冯小刚看中,遇到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角色,《天下无贼》中的"傻根"。
在这部戏中,他见到了身为男主角的刘德华。
彼时,莽撞的少年见到了著名的巨星,他来不及多想,就激动地单膝跪了下去,行了个"大礼"。
谁知,刘德华在王宝强行礼的第一瞬间也跟着跪了下去,随后,他将王宝强扶了起来,搭着他的肩膀,笑着同他说话。
后来,王宝强在社交平台上写道:"15年前,您教我演戏,15年后,您教我跳舞,这么多年,您一直是我的榜样。"
也正如贾玲在刘德华直播时大大咧咧的留言中所说的那样:"偶像这个词对我来说,代表我心里的图腾。你努力,认真,低调,对电影执着。最初喜欢你因为歌声,因为你帅气,因为你演技好。后来喜欢你,发现是因为你给我人生的指引。"
张国荣离世之后,刘德华害怕梅艳芳情绪崩溃,主动打电话宽慰她,谁知却无意中得知了阿梅一直隐瞒的病情。
在梅艳芳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为她求医、叮嘱她吃药,更是在她的演唱会上,打扮成了贝克汉姆——梅艳芳偶像的样子,让她开心一场。
后来,梅艳芳在演唱会上说:"嫁人当嫁刘德华"。再后来,梅艳芳溘然长逝,刘德华为她扶灵。
也许会有人说,这不过是一段二十年友谊造就的心甘情愿的付出,但刘德华帮助过的人,却并不局限于朋友这个层面。
"肥猫"郑则仕被他从自杀的边缘劝了回来;在蓝洁瑛凄惨的晚年,刘德华为她提供了援助;连许鞍华筹拍《桃姐》时,也是刘德华自己带资进组,这才能继续拍下去……
只是,这样的故事,大多是从被帮助过的艺人口中得知,他们将刘德华称为"恩人",刘德华本人却鲜少大张旗鼓、携恩图报。
他只是说:"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艺人,除了创作以外,到最后留下你的品格在那边,就可以了,很欣慰了。"
他这一生所为,贯彻了一个"德"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但比起刘德华那光芒四射的天王生涯,以及轻财重义的豪迈洒脱,他往年的笨拙与心酸,却很少有人在意。
1961年,他出生在中国香港大埔地界的泰亨村,家里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
彼时,因为家中有一些地产,父亲还是启德机场的消防员,刘德华儿时的家境不算窘迫。
他徜徉于大埔的山间野地,追着鸟,逗着狗,抓着鸡,无忧又无虑。直到他顺遂的人生长到了六岁,变故悄然而至。
那一年,为了让家里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刘德华的父亲准备将家搬到城里。
谁知,这个决定触怒了刘德华的爷爷,因此,在分家的时候,刘德华的父亲分文没得。
于是,从6岁开始,刘德华就随着家人一起,住到了"钻石山"——听起来富丽堂皇,其实就是一个贫民区,房子大多是木质结构,质朴且脆弱。
但贫穷没有压垮这家人的斗志,在钻石山,刘德华的父母开了一个杂货铺:早上卖稀饭,下午就卖咖啡和奶茶。
多年之后,他说:"我现在从不洗碗,我小时候把五辈子六辈子的碗都洗完了。"
彼时,在钻石山附近,还有一个当时香港最大的影视基地。小小年纪的刘德华会去到片场里,给在自家点饭的工作人员送外卖。
他形容自己当时就像"进了大观园",在头顶飞来飞去的演员、忙忙碌碌的场记、脾气暴烈的导演……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新奇。而那些忙碌的演员们,也未曾想到,这个前来送饭的小男孩,多年之后将成为一代巨星。
他就这样徜徉在钻石山的粥铺与片场之间,生活并不富裕,但乐趣唾手可得。
一场大火烧光了他的家,多年的积蓄付之一炬。钻石山的木头房子没有了,片场的快乐也没了。
他们搬到了由政府分配的铁皮房子里,住了三个月,才又分配到了石头房,作为居住点。
因为家中人口多,他们家分配到了两间房子,但他们一家9口人都睡在了一个屋里,另外一间房,就放上了四台缝纫机——三个姐姐和妈妈负责给手套车线,刘德华就负责去工厂拿手套,赚一些微薄的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