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我见过最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把自己当成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09 见过   聪明   妈妈

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需要的是自由而包容的成长环境。

只有我们放下控制欲和支配欲,把孩子当成“外人”,孩子才能成为独立的个体,走向属于他的人生旅程。

在网上看了一位妈妈的分享,颇有感触。

她在朋友家帮忙辅导孩子作业,期间,有一道题比较难,她连续讲了好几遍,朋友孩子还是一脸懵。

于是,她继续耐着性子又讲了三遍,孩子就特别感动,说:

“阿姨,你真好,真有耐心,如果是我妈妈早就大发雷霆了。”

她听了却十分不好意思,因为她对自己孩子同样是没有耐心。

原因有两个,一是她要照顾朋友的感受,二是要照顾朋友孩子的感受。

但是她却从来没有照顾自己孩子的感受。

自此,她在和儿子相处时,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外人”,管住嘴,收敛脾气,保持分寸感。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在变轻松的同时,儿子也一步步优秀起来。

一个不会左右孩子思想,不会控制他们生活,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把自己当做“外人”的妈妈,才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在爱的视角下,妈妈们总有一种孩子还小的错觉,不自觉的替孩子操心,包办孩子的一切。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就因为从小把女儿照顾的很精细,导致女儿都高中了,还把每周的衣服攒着带回家洗。

更让她难受的是,有一次女儿腹痛难受,却宁愿等她回家,也不愿下楼去社区医院看看。

可就是这样一个凡事依赖她的女儿,却因为在澳洲朋友家待了一个月,而彻底大变样,不仅会洗衣服、做饭、搞卫生,还把自己管理的井井有条。

妈妈连忙打电话问朋友:“你到底是施了什么魔法,我家孩子竟然变化这么大?”

而朋友却回答:“我什么都没做。”

确实,女孩刚下飞机,朋友就告诉她:我跟你妈妈是朋友关系,但是我们谁也不欠谁的,所以这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必须自己照顾自己。

首先,你要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第二,我做饭时你要帮忙,否则你没有权利吃。

第三,吃完你要负责清洗自己的碗碟,这不是我的责任。

第四,你可以外出游玩,我有空可以陪你,若没空,你就要看地图,做规划,查路线。

女孩瞬间懵了,但因为远在他乡无法求助妈妈,她只能去适应。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但父母的过度承担,剥夺了孩子的成长。

从父母的视角跳出来,用旁观者的身份去养孩子,父母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锻炼。

就像《少年发声》里的畅畅妈妈,她从不把女儿捧在手心里,也很少照顾女儿的生活,所以一直被邻居说不是亲妈。

但她的女儿,刚上小学,就会自己做简单的饭菜。

出游时,女儿的行李再重也会自己拿着。

妈妈说:“我很爱她,这些,就是我对她的守护。”

“爱孩子和爱其他的珍爱物件或宠物不同,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保留在身边,欣赏爱惜。

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我们,并时刻为他们的离开做准备。”

父母把自己当外人,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智慧地从父母的角色里退出来,让孩子学会担当和责任,成为一个独立能干的人。

相信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拖拉磨蹭、一点点作业也要讨价还价......

你催着逼着孩子学,有时候打骂都用上了,孩子就是不知悔改。

甚至,你越是管着他,他越是故意气你。

她学习很不自觉,每天都要父母催着学习,作业经常漏写少写。

可细问之下才发现:女孩抵触的从来不是学习,而是妈妈的控制。

周一到周六的学习安排都要听妈妈的,就连周日都没有时间放松一下。

有时女儿不做课外作业,妈妈就会强制女儿写完,哪怕女儿已经睡下了,哪怕已经夜里十一点了。

心理学家李雪说: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只靠“他律”造就不了“自律”的孩子。

妈妈在学习上过度参与,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

在针对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问题上,《自驱型成长》一书早就指出: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

从孩子的学习中退出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把自己当个“外人”,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指点。

就像把儿子送进美国麻省理工的邓明扬妈妈,一开始她也爱帮儿子规划安排,但后来发现,这样不但自己很容易着急上火,儿子还会失去兴趣,于是她就果断放弃陪学了。

相关阅读:

  • 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我们好像在哪见过叶蓓)
  • 在哪里见过(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你)
  • 在哪里哪里见过你(曾在哪里见过他是什么歌)
  • 购物车里看上海,这份暴涨的哲学书单你们见过嘛?
  • 特里斯坦:詹姆斯欧文是我见过的最佳二人组之一
  • 塔克:我告诉奥拉迪波,他的横移脚步是我见过的最棒之一
  • A-史密斯谈杰伦: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烂的40分表现之一
  • 扎哈维继续炮轰:我干这么多年,从没见过拜仁这种高层!
  • 长得像汤婆婆的鱼见过吗?世上几大深海丑鱼大盘点!网友:长
  • 二十四节气|夏至赏莲,“变异版”莲花你见过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