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物,在中年后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五部读《小王子》。这部作品大家再熟悉不过,但是我敢保证,虽然《小王子》是一部非常短的短篇小说,但是真正读懂这本书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还是把这本书当做儿童读物,没想到,其实这种一个中年人失魂落魄之际的自我拯救。终于到了和作者本人创作这部作品相似的年纪,再读这本企鹅经典文库重译的薄薄册子,会读懂一些过去想不到的东西:
1、我不认为小孩真的能读懂《小王子》,因为这里有很多道理,是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一遭才会真正明白的。
虽然是儿童文学,但是《小王子》其实是以小王子的视角,给“飞行员”这些大人的一次人生回顾和梳理,特别是小王子讲述自己造访过的那些星球,其实就是给众生画像,我们都能在这几个星球上的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人爱钱,有人爱权,有人贪慕虚荣……
虽然我们的脸庞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到了油腻的年纪,归途是类似的,我们都在各自的迷途中执着,然后继续迷失,住在自己的“星球”上,其实也是住在各自的心灵牢笼之中。《小王子》的作者,恰恰是在这个年纪写作了这本书,自己也遭遇了婚姻危机,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借用小王子之口,试图发出警示,这当然不是给入世未深的小孩,而是给我们这些已经迷失的中年人。
2、对“驯服”、“落地生根”的渴望,是一个人失去依恋能力的表现。
《小王子》中的“驯服”,以及对花朵能够落地的羡慕,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很多人以为这仅仅是作者爱情观的体现,当然,结合他当时的婚姻状态,对家庭关系的失望等,就更能理解他不愿意落地,对“驯服”需求的渴望了。作者这辈子就是选择飞行员这个行业,即便在二战中,也以大龄飞行员的身份冒险飞行,这不仅是英雄行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很难“落地”在背后驱使——人的行为是复杂的,有一个高尚的动机,未见得不能有一个很现实和悲哀的约束,这才更符合人性,这恰恰是过去的英雄史观不愿意提及,因此英雄变得单薄的原因。
《小王子》与其说是写给他人的警示寓言,不如说是中年之后的生活剖析。正因为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才更具有说服力和穿透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单身人口大幅增长、人们即便待在一起也觉得寂寥的时代,他提前80多年揭示的“驯服”观点,也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缥缈的宇宙,我们看起来万物皆可联了,但是我们又能和谁绑定一种关系,以确定内心的安全感呢?这个问题,《小王子》不见得能给到你,因为作者自己的人生也没有解答完,就已经随风飘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