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和康熙交好,康熙开启了他的励精图治的开挂人生后,魏东亭全程参与其中。可以这么说,魏东亭的个人命运是和康熙的千秋帝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康熙安排魏东亭去管理漕运,就是默认了他可以从中捞点资本,过上富足的小日子。这也算是康熙对魏东亭长年以来追随自己出生入死、劳苦功高的一种回馈。
个人感觉魏东亭只是把其中于己有利的信息对十三阿哥分享了一下,其背后的很多潜台词并没有和盘托出。
在当时来讲,能够被皇帝临幸过的场馆,绝对是优良的资产,即使变卖的话,也能卖个好价钱。
在这个过程中,魏东亭却是如履薄冰,其中的悲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要知道伴君如伴虎的生活并不好受。
然而,在魏东亭不断为家族聚财、聚势的时候,下一代人却并不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亦或许是魏东亭的儿女长期对老爷子混迹于官场中林林总总的表现耳濡目染,老爷子的精明、周全没有学会,却将官场上的很多恶习了然于胸。
无论怎样的原因,魏东亭对于自己的下一代并没有管教好,他的儿女们并不争气。
直到有一天,他蓦然发现自己前半生积累的财富早已经被儿女挥霍一空。而自己的儿女已然成人,恶习已然养成且无法改之,魏东亭唯有继续耗费自己的心力去搞钱,才能满足儿女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而此时,年迈的魏东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变现的资源了,从国库借钱,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后的法子。
能够从国库借到三十五万两银子,足见整个清政府的财务评估系统对于这位长年追随康熙的老臣是非常认可的。大家深知凭借魏东亭和康熙的关系,这笔账最后还会以某种方式回到国库。
然而,魏东亭的儿女们却不知道,这三十五万两银子,是他们的老爷子变现了自己在整个清王朝系统的最后一点个人信用换来的。
魏东亭深知,以现有的家底如果全部变卖,或许可以还上所有欠款。但是自己儿女们的富足生活恐怕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我们看到追比国库欠款期间,魏东亭是最为慌乱和焦虑的,他不仅是在为钱发愁,更是在为自己的整个家族发愁。甚至为了拖延自己的还款期限,魏东亭不惜向田文镜举报太子的门人。
魏东亭是真正地将自己作为一根蜡烛,哪怕燃烧到最后,也要用余光去照亮自己的家族。
都说《雍正王朝》是一部宫廷权斗、充满政治意味的电视剧,然而在魏东亭身上,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家长操劳一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