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的衰亡 中国为何没有贵族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12 中国古代   中国   贵族   文化

由于垄断了大部分的经济、教育等社会资源,门阀中不免会有许多纨绔子弟。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他们将天下资源高度集中且世代传承,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帮助门阀子弟提前进入了实现自我的阶段,那一时期,许多的艺术成就来自于门阀子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群人曾经引领社会风尚,今天我们把他们称为“清淡家”,这其中大名鼎鼎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今人对其的评价多是狂放不羁、不拘一格,除了清谈,还有游山玩水、饮酒作乐、才华横溢,以及一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言行。似乎这些人都是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之人,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前面说过,门阀子弟才有资格实现自我,普通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资格游山玩水?所以,“竹林七贤”可不是普通人。

山涛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长期主管官员选拔;王戎出身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世袭父亲的爵位、一出场即惊艳,其后更是当过刺史、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高官;其他几人也都身居要职,家世显赫。

虽知门阀“豪气”,但有多“豪”你也很难想象,不客气的说,当时的天下有一半是皇帝的,另一半就是门阀的。朝堂上权势滔天并长期游离于国家法度之外,“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

比如刚才提到的“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公元267年,他被人以侵占公田之罪举报,但晋武帝司马炎对此一笑了之,并没有加罪于他。朝堂下相互以婚姻、师生门第关系来进一步巩固彼此的联系,将利益集团做大,“颍川豪杰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不光如此,到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已经不再与庶族通婚,其婚姻关系一直维系在门阀士族之间。例如南齐时期,士族王源将女儿嫁给富阳的大富豪满氏,但由于满氏是庶族,遭到了士族阶层的一致反对,御史中丞沈约更是带头上书,要求将王源革职查办。

门阀士族兴起于东汉,兴盛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消亡于隋朝。

门阀的衰弱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简单地归纳可分为内外两个原因。

内因方面,门阀世家的子弟生下来就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用多少才学便能身居高位,慢慢地就助长了门阀世族庸庸碌碌、游手好闲的生活作风。

《颜氏家训·勉学篇》道:士大夫多“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这便是说,门阀世族多依仗门第,不思进取,不经世务,矫情造作。当这些人的能力慢慢退化之后,那离他们灭亡也就不远了。

外因方面,主要是大一统状态下皇权的集中和科举制的实行使得门阀不断被制约,使其逐渐失去了继续扩张的土壤。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陈朝被灭后,分裂数百年的国家重归一统,皇权进一步扩大和集中已不可避免,此时的门阀政治就成为了最大的绊脚石。

为打破门阀政治,隋文帝打出了“组合拳”,一是选官用人上采取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寒门世子开始有了上升渠道;二是官制上采取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在多重政策的打压之下,门阀政治逐渐没落直至终结。

每一个朝代都难免会有世家大族,他们或战功卓著,或立国有功。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控制社会资源的程度已经使得“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样的社会与制度是反常的,而反常的东西终究不能长久。

门阀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也在浩荡的历史车轮中化为记忆,就如文章开头诗中描述的那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的秦淮河畔华盖云集,如今已是游人如织。Su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茶楼有哪些(中国古代有名的茶馆)
  • 古代有哪些名人(中国古代著名的人)
  • 中国古代所说的“狮子国”,到底是哪个国家,带你看看斯里
  • 《无悔华夏》来自穿越员工的非正经科普三皇五帝时代特
  • 中国古代十大名刀​ 青龙偃月刀排第七
  •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 每一本都能颠覆你的三观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你知道哪几个
  •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 你知道几个
  • 火星夜晚零下100摄氏度,“祝融号”如何过冬?
  • 小朋友一定要知道的中国“十大国粹”图鉴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