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认为,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搞唯我独尊、霸权欺凌必将沦为孤家寡人,煽动对抗、制造分裂必然是逆流而动,不得人心。
在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今天,国际上的事还是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中方主张,各国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同俄罗斯及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捍卫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法新社记者:昨天,香港活动人士罗冠聪和英国内政大臣举行了首次见面,罗并称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对日益失去自由的香港人意义重大。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你说的这个人根本代表不了香港民众。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广大香港居民和外国在港公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思稳求安、团结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近期香港有关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香港居民认为国安法实施后日常生活未受影响,有70%多的市民认为国安法有助于社会恢复安宁。国安法给香港带来的积极效应有目共睹、不容否认。各方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有个别人认为其自由受到了影响,我想他们受到影响的是为所欲为、为非作歹、破坏香港法治和社会稳定的自由。我还想强调,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我们敦促有关外部势力放弃企图通过政治操弄干预香港事务的图谋。
澎湃新闻记者:今天是世界人权日。个别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提出关切。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华春莹:看待一国人权状况,需要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客观事实说话。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促进和保护人权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发展规划,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权利,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我们解决了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多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43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基层民主选举体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悉心呵护每个人的健康,捍卫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信中国人民的人权也将得到更大保障。
总台国广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昨天举行了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疫情背景下中非友好互动有何特殊意义?
华春莹:首先谢谢你对中非友协的关注和关心。我也想借此机会再次祝贺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中国人讲“六十耳顺”,这反映了中非友好和合作进入了成熟阶段。
中非友协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专门从事对非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民间团体。它的成立恰逢非洲各国人民迎来民族独立的关键时刻,是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的写照。60年来,中非友协作为中非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者和贡献者,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中非民间友好的中坚力量。
昨天中非友协举行了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非友协会长李斌出席并致辞。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和中非各国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包括乌干达副总统、坦桑尼亚前总理等在内的众多非洲友好人士和组织纷纷向活动发来贺电,盛赞中非友协为增进中非传统友谊、促进互利共赢作出的重要贡献,也都感谢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一起团结抗疫、共克时艰。
上个月,我们刚刚庆祝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对中非关系如何顺应时势再攀高峰、中非合作如何再接再厉提质升级提出了四点主张。今天,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四届高官会正在北京举行。中方将同非洲朋友们一道,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更好地造福中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