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是真实的吗?翻开史书,满天的仁义道德,从尧舜禹禅让的美德,到周武王虐商纣的替天行道,毕竟只有胜者才配书写历史。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古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而事情的真相将颠覆你所有的认知。
公元281年一个叫否准的盗墓贼在盗墓时发现陵墓中散落着满地的竹简,否准发现这里没有金银财宝后,便大失所望的离去。第二天,附近的村民上山砍柴时发现了盗墓的痕迹,于是便连忙上报官府。官府派来了官员调查,他们将这些竹简打包装车,足足装了有十多车。这事情惊动了皇帝,皇帝下旨要将这十多车散乱的竹简恢复次序,并翻译定稿。经过大臣们不眠不休的工作,竹简排序终于完成。竹简上的内容详细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故事,记载了周平王迁都后的晋国纪史、三甲封晋后的魏国纪史,直至魏襄王继位前20年为止,而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则是彻底颠覆了我们所认知的历史。
就拿尧禅让舜来说,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则是舜囚禁尧,最后把尧杀死,夺取皇位。而周武王也并不是替天行道伐纣,而是周武王趁商纣王主力东征东夷的时候偷袭商都,覆灭了商朝,这简直和史记背道而驰,而且完全违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就以禅让为例来说,禅让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任人唯贤的治国典范,而在竹书纪年的记载中并不存在禅让这一说法,是舜杀死尧登上皇位。竹书纪年的出现,让我们对很多的历史事件可以从新的视角去看待。有人认为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性,封建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宣传儒家思想,儒家也在尽可能的美化修饰历史,这也使得我们无法去探究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