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有很大一个特点是菊与刀的对立统一。可以想象一个武士拿着一把刀在赏菊的图画。日本就是这么的矛盾。
这种精神发展的顶峰则是“一亿玉碎”。二战时,既然对外扩张受到了羞辱,那么,可以以全体国民牺牲的方式捍卫荣耀。
当然这个计划最终是没有实施,但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为什么当时的国民并没有反对“一亿玉碎”的计划。
我不知道东野圭吾在日本的那场经济大崩溃中经历了什么事情,但这本书多次描写日本经济的状况,我想他一定是在给读者启示什么。
3:303页,“正值高尔夫高潮,又是星期六,客人相当多。停车场几乎客满的状态也证明了这一点。”
4:323页“不久之前,高尔夫还是男人的游戏,而且是具有某种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的娱乐。然而最近,高尔夫球场似乎已经被年轻姑娘攻占。事实上,排队等候的玩家有一般是女性。”
尤其是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升值,热钱大量涌入日本。日本股市和房价加速上涨。到89年年底,泡沫破裂前期,日本的土地总市值是美国的5倍。
《白夜行》实际上通过描述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的生活求学工作和创业,来描述日本那一时期,大家都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没一个人都在努力打拼的时代。
但他们的国与民,实际上是过得平稳的三十年,从这点上来说,那场经济崩盘如烟花一样绚烂。
这本小说是我看到的东野圭吾的最长的一篇,他凝结了东野圭吾的大量心血。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这是对其他小说从没有的感受。
4:《白夜行》时间线索分析。为什么要做时间线索分析?首先是因为东野圭吾没有写时间点,让读者去猜。如果看书不仔细,会把时间搞混。另外,是因为时间线中隐藏着巨大的留白,如果不仔细核对时间,就看不出东野在这本书中的重大意图。
9:“她一次都没有回头。”东野为什么要把结尾写得如此决绝。
对以上内容,我会近期更新完。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查看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