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精神控制与僵尸:寄生虫是如何操纵宿主行为的?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20

对我们人类来说,疟原虫会影响凝血能力,于是,血液就会更容易地被蚊子吸走。有些研究甚至表明,疟原虫能够让宿主闻起来更诱人(对蚊子来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疟原虫也不是唯一一种会做这样的事的生物:利什曼病(一种会引起皮肤溃烂的热带疾病)的罪魁祸首利什曼病原虫也会改变宿主的气味[7];导致登革热的病毒会操纵蚊子触角上的基因,影响它们的嗅觉受体,从而提升蚊子的嗅觉。虽然寄生虫通常很小,人类肉眼看不到,但它们的确是操纵生物行为的大师。

另一种寄生路径则是黄蜂最喜欢的:花上一段时间在宿主体内成熟,时机成熟后在附近产卵,然后操纵宿主满足自己的需要[8]。寄生蜂对蜘蛛类和毛虫类宿主经常使用这个经典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寄生蜂会让宿主充当保镖。2008年,一项研究发现[9],在黄蜂幼虫离开宿主身体化蛹后,“宿主便不再进食,始终保持在蛹的附近,凭借猛烈的头部摆动击倒捕食者,直到黄蜂成虫破茧而出”。

还有一些情况,黄蜂会把宿主改造成僵尸工人。受黄蜂劫持的蜘蛛或毛虫会努力吐丝或结网以保护黄蜂及其后代(而不是自己)——一织完网就会被立刻杀死!2000年,在一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中[10],行为生态学家威廉·埃伯哈德(William Eberhard)证明,“黄蜂幼虫操纵蜘蛛行为的机制见效快速,显然是通过化学手段,而且具有长期效应。”

重要提醒:感染了寄生虫的宿主表现出怪异行为,并不总是因为寄生虫的操纵。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个宿主,受到感染后搬去了新的环境。这可能是寄生虫操控导致的:或许,寄生虫需要新的栖息地以开启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就像金线虫驱使蟋蟀跃入水中一样。

然而,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被感染的宿主试图寻找温度更高的新栖息地以杀死感染它们的寄生虫[11]。为了杀死这些入侵者,温血动物常常会发烧,而冷血动物则通常使用外部热源以提高体温,比如暴晒在太阳下的石头。这些策略都能成功杀死寄生虫。

因此,当感染了寄生虫的宿主表现怪异时,我们无法就此推断它们受到了寄生虫的操控。导致感染后怪异行为的,可能有三种情况[12]:一,寄生虫操控;二,自身疾病的副产物;三,宿主应对感染的适应性反应,比如前面提到的发烧。这三种可能都真实存在,所以生物学家必须小心判断,耐心寻证,谨慎解释。

狡猾的黄蜂博士:体表有宝石光泽的扁头泥蜂(Ampulex compressa)可以对蟑螂做神经外科手术,让后者变得温顺,接着,扁头泥蜂就可以将蟑螂赶回自己的巢穴,充作后代的食物。© Scadidi/Shutterstock

不过,扁头泥蜂(Ampulex compressa)会对蟑螂做神经外科小手术以达到精神控制的效果,这点很容易判断。这种体表有宝石光泽的生物会准确定位到蟑螂宿主大脑的特定区域,并注入一种似乎专为某种目的而调配的神经化学混合剂。

扁头泥蜂的这种精准注射不会麻痹蟑螂,但的确会剥夺后者逃跑的意愿——这就是这种寄生生物成功的关键[13]。要是蟑螂被麻痹了,那扁头泥蜂根本拖不动这个大家伙。正是因为蟑螂没被麻痹,扁头泥蜂才能像用绳子拴住了训练有素的宠物一样,轻轻松松地让受害者心甘情愿地跟着它走。

通过这种方式,扁头泥蜂就能把僵尸蟑螂带回巢穴,然后在蟑螂身上产卵,最后将它活埋,成为幼蜂日后的食物。在这整个可怕的过程中,蟑螂不会表现出一丝一毫想要逃跑的意愿。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剥夺蟑螂逃跑的意愿——同时避免让蟑螂的身体陷入瘫痪状态——扁头泥蜂成功炮制了它需要的精准捕猎方案。

这个方案精准到令人震惊。然而,我们或许不应该感到惊讶,在操纵生物行为方面,寄生生物的表现似乎的确远胜人类目前最为顶尖的神经科学及相关技术。毕竟,进化让它们拥有了数百万年的先机。

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这两个看似势不两立的概念,却在这个宇宙中和平共处。一直以来,思想家们都在试图调和两者间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自由的进化》中,作者丹尼尔·丹尼特从进化的视角出发,细致地阐释了自由和自由意志是如何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指出决定论并不意味着必然性。

他引用并融合进化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把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调和起来。

原标题:《精神控制与僵尸:寄生虫是如何操纵宿主行为的?》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