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基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给大家推荐48部阶梯教育电影,期冀通过电影的力量、教育和文化的力量,为孩子搭建成长的阶梯,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指出,儿童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成长的危机,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 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的增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 一旦某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形成一个人重要的道德品质。 那么,让儿童在成长的不同时期看到最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电影,就是帮助孩子解决成长危机的积极解决办法之一。 小学一年级电影课程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离开家长进入学校而产生的分离焦虑的问题。这一学年儿童阶梯电影的主题是通过电影让孩子们克服自己的心理困境,适应学校的生活,进而通过探索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他人充满信任,懂得爱与占有的区别。
小学二年级这一学年儿童阶梯电影的主题是通过电影让孩子们克服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学会在探索与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式,勇敢接受学校生活的挑战,从而培养儿童乐观阳光的性格特征。
四年级这一学年我们提供给孩子们丰富的成长故事,通过电影故事促使他们在心态上学会接纳、宽容,在行动上学会合作与探索,在人际关系上通过同伴间、亲人间的教育获得成长的力量,从而给生命的发展打上丰富的底色。
小学五年级可通过电影课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品质。思维发展上遇到一个重大转折期。小学中低段的儿童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形象思维,而小学高段的孩子思维方式上存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是一个“关键的年龄”阶段。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业上面临升入初中的学业挑战。智力发展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入智力发展的精确期。孩子们无论在生活和学业上,还是生理和心理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这一阶段阶梯电影的任务是通过理想与信仰、坚守与放弃、努力与坚持、理解青春等丰富的主题引导学生形成直面现实,勇于接受挑战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