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沈阳·向新而行】​“劳模精神与沈阳”主题展览开幕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1-13

李素文、王凤恩、安静娴、李薰、师昌绪、葛庭燧……一座座雕像就是一座座丰碑,拼接成一段难忘的激情岁月。近距离地观看展柜中珍贵的文物,仿佛是穿越时空和这些平凡英雄对话。展馆解说员于淼深有感触地说:“这些老一代劳动模范可以说宵衣旰食,为共和国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也为沈阳的发展挂满了骄傲的勋章。我们参与展览解说之后,越深入了解这些劳模,就越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好像他们都在注视着我、鼓励着我。我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铸就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沈阳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这里培育出来的劳模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进一步挖掘劳模故事,整理劳模历史,弘扬劳模精神,就成为举办这次活动的初心与缘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赵国有、马恒昌为代表的劳模,为恢复生产作出了历史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顾客贴心人”李素文、“工人工程师”王凤恩为代表的劳模,为实现国家“一五”“二五”建设目标发挥了榜样作用。改革开放后,以“八十年代新孟泰”张成哲、勇于改革的企业家赵希友为代表的劳模,成为推动改革、扩大开放,迎接市场经济挑战的时代先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洪家光、王刚、方文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展示了当代工人阶级解放思想、勇于创造、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为国家建工厂,为大国筑重器,为城市建设洒汗水,为人民群众献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沈阳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英雄城市的底色。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举办这次展览,就是要通过展示他们的事迹,记录沈阳工人阶级创新创造的光辉历史,从而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朱旭说:“这些劳动模范无一不是沈阳人勇立潮头天性和精工细作品性的杰出代表。这次主题展览,正是通过演员实景演出、评书表演、短视频等不同形式,沉浸式地讲述了馆内117位劳动模范和2个先进集体的感人故事,讴歌了广大劳模的奋斗精神,展示他们在沈阳振兴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从中也折射出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

当天,杨建华、李志强、王清涛、安亮等众多沈阳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来到现场,用各种方式把自己对劳模精神的感悟生动地分享给观众。从老一代的艰苦奋斗,到新时代的守正创新,诠释了劳模精神、英雄精神在沈阳这座英雄城市中的薪火相传。

全国劳动模范杨建华今年已经70岁了,他特意从家里赶来,参观展览。他站在自己的展板前,向观众介绍自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攻关过程。“现在全市上下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总工会、沈阳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这次展览,结合沈阳正在开展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我感觉特别有意义。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工人、老劳模,我要发挥自己的余热,传承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成为我们英雄城市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杨建华说。

全国劳动模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车身车间返修段工段长安亮一身工装,干净整洁,年轻有活力,他接过话茬说:“就是因为杨师傅他们这些老一代劳模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鼓舞和推动着我们年轻人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也会把这种精神传给徒弟,一代一代把它传承下去,让劳模精神在我们这座城市扎根。”

这次展览,受到劳模和观众的热捧,传播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这次‘劳模精神与沈阳’主题展览将持续到12月底。同时利用融媒体平台、VR展演等技术手段,开展展览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部队、进社区‘五进’活动,让展览走出展馆,走近群众。我们通过大力挖掘沈阳城市的英雄历史,讲述劳模故事、弘扬劳模精神,让崇尚英雄、尊重楷模、争当劳模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共识,进一步凝心聚力,鼓舞沈阳广大干部职工在沈阳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蒋阳表示:“工会要充分利用沈阳劳模纪念馆这个平台,弘扬劳模精神,赞颂英雄城市,汇聚推动时代发展的正能量,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