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从“梨泰院”到“釜山行”,中间隔了多少人性的善与悲?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1-13 豆瓣梨泰院

此时此刻,车内的人和车外的尸又有什么不同呢?

都是在择人而噬。

于是她静静地站起来,走到满是狰狞面孔的尸潮前把门打开,那刻的心语让我们明白了老人的绝望:

“活了这一生,最后跟这群人死在一起,真的是……好吧,就这样毁灭吧。”

电影中的金常务或间接或直接地害死了很多人,如尚华、棒球运动员和珍熙、乘务员还有列车长,渐渐地你会发现他拉人垫背的犹疑时间变短了,手法也越来越熟练,可最终电影给出了他的结局:

想回家?不,你不想。你只是想死。

其实电影早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彼此团结,如何善良待人,如何友爱互助,然而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哪怕在一个半小时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善与恶的转换,哪怕我们看到好人如何救赎了灵魂,恶人如何自绝于人间。

实际上当个体和集体的矛盾出现了冲突对立时,所谓“英雄”的出现,只不过是我等庸碌众生的美好愿景而已。

真实的情况依然如视频里奔逃困于梨泰院的众人一般:

尽管我相信无论古今中外,几乎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

当大家都安全地存在于一个集体时,这个集体整体上才是安全的。

一如《釜山行》中被特意设置在列车这种密闭空间里的灾难一样,导演之所以通过这种狭小空间中每个人在面对危机时的微妙反应,如此的设置才显得更加真实。

同时,也能在极短的篇幅中展现一个精彩的故事。

可遗憾的依旧是:

电影中的人性光辉,显然没有在梨泰院的事件中闪耀。

梨泰院事件是个真实的惨剧。

《釜山行》却是电影人们在无数次呼唤英雄时的臆想和奢望。

相对于影片中如山似海的不真实的丧尸们,让人更加毛骨悚然的是人们早已刻入骨中的对待彼此之间的敌视和不信任。

只是这些小心思在灾难未曾发生时彼此装作彬彬有礼,当灾难突如其来时,我们才能深刻意识到:

原来人类一直都是如此渴望积极融入又尽力脱离的一种矛盾的生物。

当然,好在电影的温暖结尾留给了我们一个念想:

一番斗争和生离死别之后,当孩子走向救援者时,生的希望还在,你还在,我也还在。

这也是《釜山行》这部电影对于我而言最大的观赏价值:

正是通过不断自我审视、摒除弊端,才可以时刻提醒每一个生活在平淡、无聊又乏味的生活中的孤独者们——

人之所以为人,终究是因为人与动物相比,我们更应该具有道德和秩序等这些在漫长的进化中最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夺目生物的主要原因。V1h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