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婴儿哭闹时不要抱”的外国妈妈育儿法真的可以吗?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1-13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曾做过一个叫“爱情实验”的研究,注意针对的是安全感、依赖对婴儿的重要性。

将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猴子和猴妈妈隔离,放到有两个玩偶猴妈妈的空间里,一个玩偶是冰冷的铁丝制作的,但是可以提供牛奶。另一个玩偶是绒布制作的,只能提供温暖但不能提供食物。

实验结果是小猴子除了吃奶的时间外,几乎一直搂着绒布的玩偶猴妈妈,而且当小猴子受到惊吓时,小猴子也会立即躲到绒布玩偶妈妈怀里。

最恐怖的是,这些猴子在生下小猴子后,会放弃养育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

哭是孩子的天性,除了尿了、困了、病了、饿了,以哭声唤来父母的照料行为,甚至没有任何原因,只是精力旺盛需要发泄。

在宝宝出生的前几个月,面对宝宝的哭声,妈妈们最佳的处理办法就是及时回应,给予关注并不会宠坏一个宝宝。

事实上如果你总是回应宝宝的哭闹,总体上宝宝会哭得越来越少。

其实,宝宝有时候没有理由的哭闹,是在告诉家长我需要爱的要求,这时候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在胸前,让宝宝听到你的心跳、你的声音,感受你的体温、你的呵护、你的爱意。

0-3个月,这个时候的哭声是真实的,反映了孩子的生理状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孩子哭了,肯定是有需要。

这里包含了一个信息,就是,0-3个月的婴儿,还不会假装哭来控制父母。

3-7个月,婴儿的哭声的作用开始分化,变得更有互动性,并且会伴有一些姿势,从非有意识逐步变成有意识。

7-9个月,婴儿的哭声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得更加“有意识”,因为他们慢慢明白哭声的后果。

这个重要变化和他们在这个阶段重大的认知和情绪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9-12个月,他们更是能够把哭声和一些身体语言结合起来,比如,看向主要照料者,做一些手势等等。

所以说,9-12个月以后,孩子的哭声逐步变得有意识了。他们开始知道怎么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了。

针对不同阶段宝宝的哭声,父母们可以区别对待!但果你分辨不出宝宝的哭声,又担心宝宝有不舒服,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来嘉堡请专业的月嫂,在带娃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怀里的小恶魔停止哭闹,千万不要过分沮丧自责,适当发泄哭闹是他们的需要,在排除吃喝拉撒不适等需求后,我们只要陪伴着他,等他平静下来就好。在宝宝哭闹这个问题上,爱和耐心永远没错。

其实,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下的生命里最亲密的一天,他会一天天长大,我们会抱不动他,他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和他如此亲密也就这两年,多珍惜才是。a1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