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进口片批发式定档,影院片荒有救了?
本片有两周多时间进行宣传,在如今的国内市场已经算得上时间充足,高口碑 + 原著影响力加成,或许仍能保证 5000 万左右的票房成绩。
这么算下来,6 部进口片加起来的总票房还不到 4 亿,其中 2 亿量级的《柯南》就占了一半。而且以当前国内疫情反扑,影院营业率不及 60% 的态势,4 亿恐怕都过于乐观了。
尽管这些进口片已经对目前的片荒起到了一定缓解,但离真正的救市还有很大距离。而翻看今年来进口片的国内票房成绩,会发现如今指望进口片救市,可能本来就不太现实。
截至今日,中国电影市场的 2022 年票房成绩是 279.36 亿,其中进口片只占不到 30 亿,比例在 10.5% 左右。随着 12 月国产片的传统强势档期贺岁档来临,这一比例可能进一步下滑至不到 10%。
疫情之前,进口片在国内的年票房占比稳定在 35% 以上,而在前年和去年已下滑至 15% 左右,今年则再创新低。
今年目前的进口片票房冠军,是《侏罗纪世界 3》的 10.59 亿,这也是今年唯一破 10 亿的进口片,比去年少了 1 部。今年第三名《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2.38 亿,而这个成绩在去年都进不了前五。可见,进口片今年在国内陷入了严重的票房低谷。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进口片数量的下降。与疫情前每年至少上百部的数量相比,前年和去年均只有 60 部左右进口片引进,而在今年,加上昨天定档的 6 部新片,引进数量只有 47 部,到年底大概率也很难超过 60 部,引进数量与票房一样再创新低。
由于电影拍摄和放映都是需要大量人员聚集的活动,所以在疫情三年来,全球电影的产量和上映数量都在下降,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进口片数量的下降。
不过随着全球电影市场开始实现较大程度的复苏,今年也不乏一些强片公映,但由于种种原因,多部海外票房表现出色的影片未能引进国内。
今年北美票房前 10 名中,仅有第 3/4/5/10 名的《侏罗纪世界 3》《新蝙蝠侠》《小黄人 2》《神秘海域》这 4 部影片获得了引进机会,第 8 名《刺猬索尼克 2》确定引进,档期待定。
剩余 5 部未引进的影片中,有 3 部是漫威电影,自《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后,漫威电影没有一部引进国内公映。除此之外,今年的北美市场堪称恐怖片大年,《不》《危笑》《黑色电话》《惊声尖叫 5》等片均票房优异。但由于这些影片血腥暴力的大尺度场面较多,也就难以进入国内公映。
亚洲几大国家中,日本今年的本土强片仍以动漫剧场版为主。《航海王:红发歌姬》《咒术回战 0》票房均破百亿日元,其中《航海王》有望今年在国内公映,《咒术回战 0》则无音讯。
去年《啊!文姬》国内公映后," 限韩令 " 被认为已经松动,但今年并无韩国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传言会打开局面的爆款动作片《犯罪都市 2》也未能引进。
印度片曾在国内创下辉煌,但随着之前中印关系恶化,印度片的引进数量也锐减,今年才刚刚开始恢复,更多强片引进可能尚待时日。
除了数量下降外,进口片本身质量的下降也是重大原因。引进国内的几部好莱坞系列影片中,《侏罗纪世界 3》《小黄人 2》《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黑客帝国:矩阵革命》等片均较前作口碑大幅退步,IP 运作模式的趋同和影片剧情的薄弱,令观众审美疲劳。《神秘海域》《月球陨落》等新片评价也都在及格线上下,进口片原创力的衰退问题严重。
越来越长的引进间隔期,也令进口片的新鲜感消退不少。从前延迟 1-2 周准同步是进口分账片引进间隔期的常态,《海王》《复联 4》甚至能获得提前北美公映的待遇。
今年虽也有《神奇动物 3》《侏罗纪世界 3》等准同步乃至同步北美公映的分账片,但《精灵旅社 4:变身大冒险》《迷失之城》《密室逃生 2》长达 3-9 个月的间隔期,甚至耗到了影片资源释出,必然对票房造成巨大影响。分账片尚且如此,本就间隔期较长的批片就更不必说了,即将上映的《坠落》《沼泽深处的女孩》就是例子。
进口片的档期环境也在变差。进口片往往会被安排在春季、秋季这样的冷档期公映,尤其今年《精灵旅社 4》《侏罗纪世界 3》等片实质上承担了国产片因疫情纷纷撤档后,为市场暖场的重任,这对于其票房释放当然较为不利。
今年以来成为常态的极限定档,则对进口片本就较难开展的宣发工作雪上加霜,甚至还出现了《魔法满屋》这样上映前一天发行通知才公布,导致预售窗口期仅有半天的离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