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才是最毒的毒鸡汤
寒冰:修复“羞辱创伤”并不容易,它直指一个人破碎的自尊
大部分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被羞辱的经历吧,这多少也算是一种东亚文化特色了。
台湾咨询师周慕姿在新书中提出了“羞辱创伤”的概念——使用一些手段,贬低、压抑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或自我价值,乃至影响到对方的自尊,从而使对方感受到羞耻,觉得自己很糟糕。而羞辱创伤,就是在这些羞辱中所累积的创伤经验。
羞辱创伤属于“复杂性创伤与压力症候群”(CPTSD)的一种。相较于常听到的 PTSD,造成 CPTSD 的创伤事件更为隐蔽,时间也更为长期、具有持续性。
羞辱创伤之所以广泛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羞辱的实施者很多时候也是羞辱创伤的受害者。当一个人遭受了羞辱,长大后就逐渐学会了用羞辱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脆弱情绪,以及面对他人。通过羞辱他人,来感到自身是有力量的,从而摆脱自己的羞愧感和无力感。
修复羞辱创伤并不容易,因为它直指的是一个人破碎的自尊,更何况这些伤害还大都来自我们在乎的人——父母、爱人。
但处理它依然是有必要的。只有从“我做错了事,我很糟糕”的创伤中跳出来,告诉自己“那真的不是我的错,没有人值得被这样的对待”。这样一来,我们才有机会拥抱自己的脆弱面,完整地认识自己。
最重要的是,我们就不会再用羞辱的方式去面对自己和他人,从而把羞辱创伤一代代传下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