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夜晚,出租车里衣着光鲜的年轻人主动和司机攀谈起来:“你知道法国总统的名字吗?”
司机摇摇头:“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个法国大人物,迪奥的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
年轻人点点头,师傅你可真博学。但“哥们儿我就是迪奥的老板。”
出租车司机看着这个不到35岁的年轻人,噗嗤一笑。心想:今天又遇到一个吹牛的。
司机师傅大意了,他应该多要点儿小费。因为这个人确实是迪奥的老板,再过几年他将成为LV的老板,再过三十多年,他将角逐全球首富。
更有趣的是,这个奢侈品帝国里的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是他创立的,而是买来的。
这是一个,撑不死的贪吃蛇游戏。
奢侈品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因为装X,是人类的刚需。
年轻的法国富二代阿尔诺也不例外,他格局更大。
买奢侈品装X,但是花钱。卖奢侈品也挺装X的,还能赚钱。
所以,买不如卖。这个理解很好,但他想要入行卖奢侈品,还挺难的。
阿尔诺虽然是个超级富二代,但他爹是做建筑起家的。
再富的包工头,也是包工头。既不是顶级设计师,也不是拥有爵士头衔的贵族。
和奢侈品的气质搭配,不能说是完美匹配,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所以本来这就也是个想法,想想就行了。但是上天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可以从窗口跳进奢侈品圈子里。
如今人们提起迪奥,只会想到它是一线大牌。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奢侈品品牌。
它诞生的时间在二战以后,1946年。从时间来算,很晚,不足百年。它能成名,多亏了克里斯汀·迪奥本人。
克里斯汀·迪奥是一位非常牛X的时装设计师,他以一己之力复兴了整个法国的时装业和香水业。
但他并不是迪奥的所有者,迪奥的初代老板是一名叫布萨克的法国商人,他旗下一堆乱七八糟的资产。
迪奥只是他生意的一部分,他的工作重心在马场、在传媒、在其他生意上。
所以虽然迪奥公司本身牛X,接连换了三任首席设计师依然活得很好,但它母公司——也就是布萨克集团不太行。
破产了,售价1法郎。在首任老婆的牵线下,他搭上了布萨克公司。
1法郎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这种便宜不是谁都能占。法国政府说了,要满足三个条件:
• None 第一,你得是从业者,有过奢侈品品牌的管理经验。
• None 第二,你不能挑挑拣拣,要打包一起买。什么Le Bon Marché百货公司,Conforama零售店,还有纸尿裤制造商Peaudouce,都得一起买下来。你不能只挑好白菜,烂菜叶子也是要买走的。
诺哥说这好办。他先买下了一家小奢侈品品牌,满足了第一个条件。第二个、第三个条件也容易实现,反正只需要一法郎嘛,先买下再说。
买下以后,诺哥就撕破了脸皮。只留下迪奥和百货公司,其它业务全卖掉,裁掉的员工接近9000人——“不就是罚款嘛,等我赚了钱,就缴纳”。
读书人最大的毛病,是总以为这个世界是讲道理的。
诺哥虽然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校友,但他显然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读书人。
三年以后,靠着迪奥的优秀表现,布萨克集团就扭亏为盈实,实现了1.12亿美元的净利。
诺哥的爹是赘婿,他们家族是典型的new money。
诺哥作为新崛起的财主,当然知道这个群体的心理:奢侈品会成为新时代的虚拟“贵族头衔”,这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成为奢侈品最难的一步是形成“共识”,是让所有人承认这是奢侈品品牌。这一步,需要时间积累,需要运气,需要数代设计师的天赋,也需要王室成员和贵族们的认同。
正常的思维方式是——我要好好运转我的品牌。
但真正的资本家的思考方式是——我干嘛要自己做,我直接买人家做好的,不行吗?
一个迪奥还不够,他需要更多的“迪奥”,LVMH被他相中——这也是贪吃蛇游戏的第二个猎物。
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东亚、北美、中东的经济发展迅速,不断冒出的新贵们救了很多欧洲快死掉的奢侈品品牌一命。
以前买奢侈品,店员会打量你的穿着,会盘问你的职业、家庭、姓名(是否是贵族姓氏),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奢侈品。
想要买奢侈品,先要真的去问你一下:您,配吗?
弯不下高贵头颅的奢侈品品牌也有,都死掉了。活下来的,都是一些懂得灵活变通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