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点名5个城市 浙江为何独占两席?
《方案》显示,全国仅有5个城市拿到“入场券”,而浙江占据两席,不仅省会杭州名列其中,嘉兴也被委以重任。
在这条新赛道上,再被委以重任的省会杭州,这几年飞出了一条看得见的“航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些年,随着杭州等城市经济规模上了一定台阶,以基金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登上历史舞台,加快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缩小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差距。
早在2008年,杭州率先成立了市创投引导基金投“早”扶“初”,每年注资2亿元,用股权投资方式扶持初创和优质企业。这一方式已累计培育8000多家次企业,其中90%是科技型企业,诞生了80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从全国率先试水科技支行,到推出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再到杭州市科技局正在筹备设立的成果概念验证基金……这些诞生在杭州的“首创”,都持续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投融资服务。
嘉兴享有周边大都市技术、资源等红利溢出效应的独特优势,也是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科创金融,嘉兴也是“资深选手”。
2004年,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作为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2014年,嘉兴乌镇被确立为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也是在这一年,嘉兴市获批浙江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此后嘉兴制订出台《嘉兴市深化科创金融改革实施意见》,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科技支行认定管理办法,投贷联动、私募可转债、科创人才保证保险等一批创新型科创金融产品先后推出,逐渐探索出独特的“嘉兴模式”。
一组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嘉兴的底气。2021年,嘉兴全市的研发投入强度达3.4%,新引进海外工程师、国千人才数量均居全省第1,累计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列全省第2,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11.6件,列全省第2位。在全国2021科技创新百强市榜单中,嘉兴市排名第30位、全省第3。
当前,嘉兴正聚焦科创金融专业化持续发力,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创金融地方标准,比如组建嘉兴科创金融智库,研究建立科创金融嘉兴指数,推进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等等,“嘉兴模式”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意义非常深远。”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分析,尽管当前试点中仅有5个城市,但《方案》探索的是共性问题,即金融资本如何更好的实现社会功能,尤其是如何有效介入科创产业,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
金雪军表示,从地域来看,这5个长三角重要城市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探索的创新经验,必然逐步形成由点到面的推广。从分类来看,每个城市也各有定位差异,比如杭州市建设国内现代科创金融体系的实践窗口和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嘉兴市争创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