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今年有点 “反常”,大年初四过完,返程潮就来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
Hi,我是开心
有没有发现,今年有点"反常"?
大年初四刚过,我出去旅游,高速上都是返程的车,返程潮就来了?
这画面让我直呼"卧槽"!
往年这时候,高速不都应该是一片"红海"吗?大家不是应该还在亲戚家里喝茶吃瓜子,聊着过年那点破事儿吗?
怎么今年大家这么着急往回赶?
是不是有啥大事儿我不知道?还是说...大家都穷得只能过个"三天年"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一番"柯南式"的探索。
1. 返程潮提前:穷?还是变了?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
今年过年,我妈就跟我说:"儿啊,你初三就回去吧,别在家待太久了。"
我当时就懵了,心想:这是亲妈吗?往年不都是恨不得把我拴在家里吗?
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我妈觉得我在家待着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回去工作。
这话听得我心里一阵凉飕飕的。
再看看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初三初四就开始发"返程"的朋友圈了。
有的说是"工作忙",有的说是"孩子要上学",还有的干脆说"在家待烦了"。
我去!这是过年还是度劫啊?
再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现在的年轻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在家里"躺平"啊?
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哪敢在家里多待?
而且,现在的老人也不像以前那样,非要把子女留在身边。他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够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事业。
这么一想,我突然觉得,这个提前的返程潮,好像还真反映了一些社会变化。
2. 年味变淡:社会进步还是文化流失?
说到底,这个提前的返程潮,其实反映的是"年味"在变淡。
记得小时候,过年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大家都盼着这几天,可以好好放松,和亲朋好友团聚。
可现在呢?
过年似乎变成了一种"任务",匆匆忙忙地完成了,就赶紧回去继续奋斗。
有人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人们不再那么看重传统习俗,而是更关注个人发展和事业。
但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点儿让人心酸的味道。
我们是不是太忙了,忙得连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都没有了?
是不是太焦虑了,连过个年都在想着工作和钱?
可能有人会说:"哎呀,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家了视频通话不就行了吗?"
但是,隔着屏幕,真的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吗?
真的能尝到妈妈做的年夜饭的味道吗?
我觉得,这种"年味"的流失,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流失。
它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正在经历的一些变化。
我们在追求效率和发展的同时,是不是也失去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我们赚了钱,却丢了自己。"
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也挺贴切的。
我们是不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忘记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是不是在忙着往前跑的时候,忘记了回头看看我们的根在哪里?
这个提前的返程潮,也许就是在提醒我们:
是时候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最后,我想引用一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开创新路的人。
在保持传统和拥抱变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让我们的生活既有现代社会的效率,又不失传统文化的温度。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