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抖音永久封杀张兰。。(含DeepSeek观点)
开年没几天,直播带货第一起“人血馒头”事件发生了。
许久没有声响的大S前婆婆、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如今又有了新动静。虽说是新动静,但不意外地是,张兰仍旧拿“家长里短”做文章,只不过这次“炒作”的有点猛,直播间都被无限期封禁了。
张兰用身体力行告诉同行,不是什么热点都能蹭。
啃“人血馒头”的张兰
终于被流量反噬了
作为近期娱乐圈现象级事件的关联人物,张兰、汪小菲母子的抖音账号被平台宣布永久封禁。
尽管前两天,张兰还在直播中声称自己“行得正、立得正”,可事实上假的终究是假的。
事件起因要追溯到本月3日,张兰在微博发文悼念逝者大S。本是体面的哀悼,却被两天后的一则“汪小菲包机接大S回家”的争议信息,推翻得一干二净。
2月5日,有人爆料称汪小菲包私人飞机将大S骨灰送回台湾,张兰账号随即推荐相关视频,话题#张兰推荐汪小菲包机的视频#迅速登顶热搜。
实际上,包机一事全程并无张兰汪小菲参与。小S更是通过经纪人怒怼:
“人在做天在看,尤其我姐姐现在也在天上了,这种让人无法容忍的谎言还要继续出现吗?”
可张兰却对此无动于衷,甚至在6日正常开启直播带货。在短短30分钟内,直播间销售额达100万-250万,位列带货总榜第四。
彼时的直播间涌入了350万在线观众,平均在线人数23.8万,但大部分网友不是为了麻六记来的,而是质问张兰为何要吃“人血馒头”,称其“没有一句实话”“吃相难看”。
面对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张兰竟喊话道:
对此,抖音副总裁李亮特意发文回应:
张兰的嘴VS事实的锤,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简单来说,6日当天,张兰直播间仅是被禁言30天,而在平台查明真相并多次内部讨论后的今天(8日),才最终决定对张兰、汪小菲等账号实施永久性封禁。
这一操作,看得出平台对待此事的态度。而啃“人血馒头”的张兰,最终被流量反噬了。
凭“家丑”出圈的张兰,曾带货1.8亿
明星经济,全是生意。
多年前,张兰退出了她一手创办的餐饮店俏江南。辗转反侧后,张兰在2022年开启了直播,大力宣扬她的新品牌“麻六记”。
她凭借在直播间一边回应儿子汪小菲和前妻大S的家庭闹剧,一边带货酸辣粉。凭着独家八卦,她的直播间单日观看人次从日常1万飙升至124万,销售额暴涨500%,还创下3天销售额近5000万的纪录。
在巅峰时刻,张兰能在直播间带货卖到1.8亿。
这种将私人事件转化为品牌曝光的“争议即流量”策略,奠定了麻六记的网红基因。
不仅如此,64岁的张兰以“每天直播10小时”的拼劲支撑品牌,并依托代工厂实现供应链快速扩张,2023年采购额同比激增245%。同时,麻六记通过预制菜赛道拓展品类,覆盖酸辣粉、肉香肠等产品,试图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由此可见,乘“瓜”而起的张兰和麻六记,生生凿出一条“闹剧带货”赛道。
可事实证明,少了“闹剧故事”支撑的直播间,实际转化率正不断下降。据数据显示,2023年6月张兰直播间虽能吸引数十万观众,但网友更多是抱着“围观”的心态。
缺少爆炸性新闻的日常阶段,麻六记只能通过高频次直播维持销售。在此番事件曝出前,张兰的直播间在近30天内,累计开播102场,累计销售额达1000万至2500万,难以比拟过去的辉煌。
而随着平台开始强调“内容质量优先”的这几年里,以话题优势抢夺流量的张兰,因缺乏深度内容及创新,难以获得自然流量的支持。
此外,作为一个卖货的直播间来看,张兰除了酸辣粉这一核心爆款外,始终拿不出第二个增长单品,在没有热议话题的情况下,直播间热度下滑也是显而易见的事。
从一系列的事件来看,麻六记已患上“流量依赖症”,没有争议话题销售额就上不去。而大S的突发事件,让张兰误以为看到了新的“生机”,她原本以为能借此机会掀起往日那般带货热潮,却不料彻底断送了她的直播生涯。
DeepSeek观点
张兰一事,反映出大主播在流量与道德边界间的矛盾。
我们借此事询问了DeepSeek,它认为——
张兰直播间被封禁是多重矛盾的综合作用,是争议言论、舆论反噬、平台规则、长期流量策略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兰的直播策略虽在短期内拉动销售,但也因过度捆绑个人家庭事件引发舆论反噬。封禁事件既可能是平台对争议内容的风险管控,也揭示了直播行业需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
张兰在直播中频繁跨界回应私人事件(如家庭纠纷、子女教育),模糊了企业家与“网红”的界限。此次封禁事件暴露了公众人物在私域与公域流量间的平衡困境,警示行业需更注重言行边界。
直播行业在追求商业利益时,需更审慎处理公众情绪、内容合规性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未来,主播及平台需强化内容审核机制,避免过度依赖争议性话题,转向以产品品质和用户信任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