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大佬无端惹争议,虞仁荣的坐姿到底碍了谁的眼?
各位看官,您瞅瞅!这年头,企业家开个会,连坐姿都能上热搜。昨天某高规格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一位大佬斜靠在椅背上,松弛得像在自家客厅嗑瓜子——这位便是韦尔股份的虞仁荣。网友炸了锅:“这也太不严肃了吧?”“到底是真大佬还是摆谱?”
要我说,这争议背后,倒像是给民营企业家量身定做的“显微镜考核”——坐得直不直、领带歪没歪,都能被解读出八百种“深意”。可咱得问一句:企业家到底是靠姿势吃饭,还是靠本事吃饭?
一、从“芯片倒爷”到“并购狂魔”:松弛的坐姿,紧绷的野心
虞仁荣这人,松弛的只有姿势,创业路上可没半点“躺平”。
1985年,镇海状元进清华,毕业后从浪潮集团工程师干起,再到分销界“扛把子”,攒下第一桶金。2007年创立韦尔股份,他玩了一手“两条腿走路”:一边搞分销喝汤,一边搞研发吃肉。结果呢?汤没少喝,肉更香——靠着“蛇吞象”式并购豪威科技,硬生生把中国CMOS芯片从“卡脖子”变成“顶梁柱”,市值一度破3000亿,自己成了“中国芯片首富”。
有人调侃:“这并购速度,比双十一剁手还猛!”可人家并购不是凑热闹,是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收购豪威时,韦尔市值才80亿,豪威值120亿,妥妥的“小虾吞鲸鱼”。结果呢?豪威的6400万像素传感器直接叫板索尼三星,国产手机摄像头从此不用光看洋品牌脸色。
所以说,大佬斜靠椅背上,人家脑子里转的可是“如何让中国芯片少挨两巴掌”。
二、捐赠股票办大学:争议的另一面是“桑梓情怀”
有人盯着坐姿,有人盯着钱袋子——虞仁荣这些年捐了超60亿股票办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网友又嘀咕:“是不是借捐赠减持套现?”
要我说,这质疑好比“看见人捐款就问是不是洗钱”。虞仁荣的捐赠早有伏笔:2020年他就放话要捐200亿,后来追加到300亿,连股票都是“无限售流通股”,摆明了不玩虚的。更绝的是,他建的大学聚焦“卡脖子”领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数据科学……明摆着要给中国科技“种树”。
这让我想起他老乡包玉刚捐宁波大学的故事。当年包船王说:“宁波人聪明,但没大学,人才都跑外地了。”如今虞仁荣接棒,怕是也想说:“宁波不仅要出老板,还要出诺贝尔奖得主!”
三、对民营企业家的“显微镜”与“望远镜”
坐姿争议背后,藏着个更深的命题:我们对民营企业家的期待,到底是“道德完人”还是“实干家”?
网上有人喊:“企业家移民就是叛国!”“用外国产品就是不爱国!” 可虞仁荣们早用实际行动回答:华为的芯片、小米的摄像头、奔驰的车载传感器……哪样没沾韦尔的光? 按某些人的逻辑,用苹果手机就该“批斗”?
说到底,民营企业家的核心任务就三条:依法经营、创造就业、缴税创新。至于坐姿松不松弛、孩子留不留学,那是人家的自由。非要拿“圣人标准”卡脖子,结果只能是逼着企业家“躺平”或“跑路”?。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中国民营经济的活力,恰恰来自这种“松弛感”——敢冒险、敢试错、敢在座谈会上翘个二郎腿。
虞仁荣的坐姿争议,像极了当年崔永元调侃的“鸡蛋里挑骨头”。咱们不妨学学宁波人的务实:少盯着人家屁股下的椅子,多看看他们手里的技术、账上的税收、捐出去的大学。毕竟,能让中国芯片站起来的,从来不是正襟危坐的姿势,而是松弛之下紧绷的创新神经。
下次座谈会,建议给企业家们发条弹幕——“您随意,我们看技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