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120亿了,饺子一家头脑最清醒的是他妈:退休金1000块,儿子啃老时,她在成都还买了一套房
2月17日,《哪吒2》全球票房冲到120亿,全球票房榜冲到第十,再有40亿的票房,就能赶上《泰坦尼克号》了。
这个成绩最高兴的除了导演饺子,就数他妈了吧。
《哪吒1》上映时,饺子接受采访就说她妈逢人就说《哪吒》是她儿子导演的,导致他回家的时候,家里总是挤满了,都是他妈的邻居亲朋好友,来家里看他的。
要知道他大学毕业后,辞职失业在家啃老三年,被邻居和亲戚嘲笑他妈养了一个废物儿子。
他妈真是一个好妈妈,也是一个很清醒的妈妈。
饺子原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1999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药剂学。
父母在陈都医院工作,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医院后勤。
饺子大学毕业后,父亲突然离世,他和妈妈经济陷入拮据状态。
他大学时接触到动画,从小热爱美术的他,开始自学动画。
大学毕业没有按照父母的期待进医院,而是进了一家广告公司。
一年后辞职,专心在家做动画作品。
这一呆就是三年八个月。
当时他们俩的收入只有他老母亲一千块的退休金,那时大概2004年左右,1000块的退休金,要活还是能活得下去的,那时候很多工厂的工资大约也就五六百块一个月,大学生毕业也就一千多块一个月。
我看很多人都形容他当时很穷,但这个穷只是相对来说。
他母亲真的很好很尊重儿子的兴趣爱好。她的支持除了用退休金养儿子,她还给儿子留了一条后路。
她那时拿家里的积蓄在成都买了一个70平的二手房,每个月还贷380块。
一个已经退休的女的,在儿子失业未来还没定的时候,有魄力拿手里的积蓄买了一套房,还是贷款,那个年代愿意去贷款买房的人并不多,怕还不起。
我朋友在上海当时月入一两万,但是她只敢全款买了一套二十多万的房子,她妈不让她贷款,说万一哪天失业那就还不起了。
饺子买这个房,我觉得是解决他们一家人的后顾之忧,也是一个底气一个后路,就是未来如果饺子动画没做出来,但家里至少有一套房,那怎么样一家人还是能活得下去的。
她妈真的很清醒又很有魄力。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了饺子最大的鼓励。
还有人会说当时他妈真的有眼光,但我觉得他妈可能也不太懂,但愿意支持儿子去闯一闯。
那时候很多人对体制没那么迷恋,经济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大家心态上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辞职创业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辞职考研,去考自己喜欢的专业。
饺子妈妈这样没有怨言相信儿子,也是儿子从小的靠谱给她的信心。人家那个年代就考上了985,那年头的高考升学率并不高,1999年是高考第一次扩招,但高考升学率不高。
以前的人做父母的也不会拼命鸡娃。能考上大学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很自律比较努力的,或者是智商比较高的。
饺子在家做动画的努力,他妈肯定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
这三年多的时间,饺子画了1200张手稿、63版分镜,打磨出的《打,打个大西瓜》获了很多国际大奖。
还有大学时学医也是很辛苦的,饺子的药剂学专业学得也很好,他的专业课《局部解剖学》的笔记被他妈妈珍藏,这些专业知识甚至都应用在了他的电影里了。
后来获奖后,他对自己选的这条路更有信心了。
我很佩服饺子的一点是,他很专注不急着赚快钱,可以花三年多的时间去打磨一个短片。
要知道那年头开广告公司的,赚钱机会真的超级多啊。
这个专注和坚持,也为他后来做《哪吒》打下了专业技能,还有抠细节的工作习惯。
有人说很多人都像饺子一样很努力啊,但能像他成功的有几个?
我觉得不是诶。
我觉得饺子不仅仅出于是兴趣爱好,他是很有目标的人,对自己做的事是有很严谨的规划的。
因为他对市场研究很透。并不是一个只追求艺术表达自我不想赚钱,不去考虑观众喜好的人。
相反他研究了很多年市场的爱好。
他仔细琢磨国内外那些优秀大火的动画片,像上海美术厂出品的全系列等,他不进琢磨还有很多借鉴,更有更多改变。
琢磨了市场,有愿意花五年的时间去打磨,不太可能不成功。
即使票房不那么高,但他把他学到的这些应用到其他工作中去,也会很赚钱,比如广告片,他的技术做得那么好,也知道能打动人的点在哪里,这就是个人模仿不了的能力啊。
没有一个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这年代,我感觉只有那些真正忠于自己热爱的事的人,才愿意投入无数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才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