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楼处丨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2月16日,即将卸任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泪洒当场。他说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讲话后,美欧的共同价值观基础,已经不再那么共同了。
哭什么哭。眼泪有用的话,中国一百多年前就不用“我以我血荐轩辕”了。
当然,也不全怪霍伊斯根。美国朋友的转向实在太直角了。万斯上来寒暄了两分钟,然后用18分钟批评欧洲的问题不在中俄,而在欧洲自己。
会后,有欧洲媒体发了一篇这样的文章:
从今天起美国不再是盟友,而是敌人。
其实,会议上我们的外长已经跟欧洲朋友们吹过风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我们外长还特意告诉大家,如果看不懂,可以让Deepseek翻译。
这话哪里是Deepseek能翻译的。《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要接灭绝师太第三掌时,从这句口诀里顿悟九阳真经奥义,从此天下无敌。
欧洲朋友,你们知道谁是张无忌吗?
同样是开会,什么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还要看一天后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会前有预热,会中有集体看后脑勺猜人,会后有座位分析,还要挑出坐姿最不正确的那一位。甚至不光分析谁来了,还要分析谁没来。
比如说一位山东人解读为什么钟睒睒和张一鸣没有来:
他们要吵,到一边吵去。
1
其实在很多朋友的心里,来的其他企业家都是饺子,只有没任何社会职务的马老师,才是那碟子醋。
慕尼黑安全会议创立于1963年。那是美苏争霸最激烈的时段。一年后,马老师在中国杭州,呱呱坠地。
那一代企业家沐浴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小政府的春风。正是他们,推崇自由市场制度,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放松管制和减税,才使得后来的全球化有了基础。
而中国,正是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有个共同观点:
政府本身是问题的一部分,而非解决方案。
四十年后,这个观点被马老师在上海外滩,用另一种话术说了出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有人说是马老师没控制好自己,惹来一身麻烦。
其实也别怪马老师。浙江人到上海,没有几个人能控制好自己的。不信你就想想那个100年前在上海炒股票血本无归的浙江光头。
外滩前的马老师,惬意地享受着退休生活。那年夏天他和融创老板孙宏斌在云南,从昆明一路玩到腾冲。
在路上,他跟孙宏斌开玩笑说:
老孙啊,你天天带我见村主任,你知道奥巴马见我都要约时间吗?
马老师没吹牛。他确实很忙,勉励泽连斯基推动中乌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不断向前发展都是抽空的。
后来在与云南省委书记的会谈中,马老师是唯一一个衬衫不扎进裤子,还把袖子挽起来的人。镜头前再次见到这么放松的企业家,还要等到几年后的思聪去山东。
外滩后的情景五月天早有预判,他们唱道: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从演讲台下领导们悄然离席开始,连杭州的区委书记都不愿意见他了。
2
2018年,王首富还在不停地卖卖卖,媒体都在写万达什么时候覆灭。
在那之前,万达把刚建成的青岛东方影都连同13个万达城,都卖给了孙宏斌。2018年的开业仪式上,虽然已经卖掉了影城,要面子的王首富,还是让孙宏斌走在自己后面。
原定出席的省级领导,后来换成了市级领导。这让王首富非常失落。
那时候马老师跟朋友说,这时候谁敢见老王呀,不要还觉得自己还在历史舞台上,你再往前凑也是自取其辱:
人一辈子牛逼过得多了去了,有好终的人不多。咱们都牛逼过,谁能全身而退?谁能有善终,就是知道什么时候退!
马老师跟王首富是有芥蒂的。2012年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的晚会上,两个人立下了1亿赌约。
看似是为了节目效果的玩笑话,但两个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一个线上电商教父,一个线下商业巨头,自此也是暗戳戳较劲。
从央视回来没过多久,王首富就联合百度、腾讯搞了个签约,50亿合伙开电商公司,被网友戏称“玩淘宝”。
然后就是2017年,如日中天的王首富,遭遇了薛定谔的滑铁卢。商业帝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那时候,内心最有些小浪花的,应该就是马老师了。
之后的三年,马老师连续三年问鼎中国首富,全面超越老王。甚至在2019年的教师节,马老师正式金盆洗手,宣告:
功成身退。
几千年来,中国商人的角色,从“天下之贱士”到“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一个问题,一直都困扰中国商人:
如何才能完美地金盆洗手?
马老师那时似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退休三天之前,杭州市委、市政府还授予了马老师一个荣誉称号:功勋杭州人。
但退完休的一年多后,和王首富一样失落的马老师,重回云南。在滇池湖畔的一个会所里,他和朋友一边唱歌一边喝酒。
唱着唱着,他就哭了。
3
有段时间,马老师压力很大。
医生说他得了不宁腿。他开始吃一种药,一开始吃半片,后来吃一片,最后吃两片半。他问医生,医生说没事,有人吃十二片。马老师开玩笑说:
那我就不用吃饭了,吃药就吃饱了。
有朋友和马老师两口子吃饭,吃着吃着,夫人哭了。夫人说我们这个企业本来受人尊敬,现在怎么在舆论口中成骗子了?
朋友开玩笑说,谁让你们干小贷。夫人一笑,挺动感情地说,我和马老师结婚,买了个冰箱,600元找自己父母借的,不找父母没人借:
你看现在年轻人买个冰箱,再也不用欠人情了。
压力大的不只有马老师。
2021年3月,黄铮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说自己要去种番茄;5月,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首席执行官远走新加坡;第二年4月,刘强东退休。
黄铮退休时还只有40岁。雍正在他这个年纪,还正在府邸罚年羹尧给自己洗脚呢。
退休前的最后一封股东信里,黄铮写,恰如一位诗人写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是诗人、翻译家穆旦的《冥想》,写于自己的晚年。
穆旦的晚年很悲惨,常常一言不发,目光呆滞,把一些文字写在小纸片上,夹在随手拿到的书里,藏在挂衣架下,甚至撕碎了扔在纸篓里。
1977年临终前,他把译作放进一个帆布手提箱里,交给最小的女儿。里面就有被无数文学青年奉为经典的81版《唐璜》。
你们可以看看,穆旦当初的罪名,很有意思。
退休后,黄铮跟自己身边人说有钱分两种。一种是公开有钱,一种是偷偷有钱。
第一种太可怕了。
去年,拼多多有段时间股价涨得很高,市值超过了阿里。黄铮也一度超越钟睒睒,成为中国新首富。
黄铮急中生智。他们CEO在业绩会上,突然高调唱空自家公司盈利能力,且未来几年都不考虑分红。
他成功把自己公司股价,砸出最大的跌幅。
4
以上其实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过这些年看一些时代人物的起落落落落落,想想也是梦一场。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人生有三重境界: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企业家们都是人,不是神。他们要见自己,也要见天地、见众生。他们也会犯错,也会狼狈,但不能一会把他们高高地举起,一会把他们重重地摔下。
理性的社会,是能容错的社会。以前挺喜欢杨绛说的一句话,一个家最好的模样:
大事尊重,小事原谅。不争对错,不翻旧账。
还看到过两首诗的尾句,很喜欢。
一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句是送,一句是归。
今天据说是个好日子。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雨水。
据说每到这个时候,冰雪融化,万物苏醒。再熬几天,就是春天。
此后就是疯狂生长。
欢迎归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