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取消后,已经买房的人如何赔偿?相关回复来了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辛辛苦苦攒钱买套房,结果一看合同,好家伙,公摊面积占了一大块!
每次交物业费、供暖费的时候,心里都在滴血,想着那部分钱其实是为走廊、电梯井这些公共区域买的单。
最近住建部有个大动作,说要倡导住宅按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消息一出,咱们这些已购房者心里可是七上八下的。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如果公摊面积真的取消了,我们这些已经买了房的人该怎么办?
赔偿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1
说起公摊面积,这可是个“舶来品”,1995年从香港引入咱们国内的。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挺新鲜,毕竟公共区域大家共用,分摊点费用也合理。
可后来这公摊面积就成了开发商的“利润源泉”了。
你知道公摊面积都包括啥吗?
电梯、楼道、管道井、设备间……这些都得咱们购房者来分摊。
那公摊面积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其实也不复杂,就是有个公式:分摊系数=公用面积总和÷套内建筑面积总和。
然后再用这个分摊系数去乘你的套内建筑面积,就得出你的公摊面积了。
但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有些开发商为了多赚钱,就会故意夸大公用面积,压低套内面积。
你比如说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公摊面积可能有30平米,但实际上那公共区域哪有那么大!
而且这公摊面积和楼层还有关系。
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占比就高,因为电梯井、设备间、避难层这些都得有。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占比能达到20%-25%,多层住宅就低一些,大概在10%-15%左右。
超高层住宅那就更高了,可能得达到30%以上。
2
现在好了,住建部发声了,倡导按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这可是个大好事!
以后咱们买房就不用再为那些莫名其妙的公摊面积买单了。
重庆可是个先行者,已经率先取消了公摊面积,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购房者的热烈拥护。
其他城市也纷纷响应,积极探索取消公摊面积的路子。
那有人就要问了:咱们这些已经买了房的人怎么办呢?
开发商会不会给我们赔偿?
说实话这直接赔偿的可能性还真是不大。
为啥呢?
一来法律层面没有明确规定开发商必须赔偿;
二来购房合同里早就写明了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咱们签字的时候可都是仔仔细细看过的;
三来开发商也不是慈善家,他们可不愿意白白掏出这笔钱来。
3
虽然直接赔偿的可能性不大,但取消公摊面积带来的间接好处可不少!
首先物业费就能省下一大笔。
你想以前物业费都是按建筑面积收的,里面可包含了不少公摊面积的费用。
现在公摊面积取消了,物业费按套内面积收,那咱们每个月就能省下不少钱!
还有供暖费也能省。
冬天取暖可是个大头,以前供暖费也是按建筑面积收的,里面也包含了公摊面积的费用。
现在好了供暖费也能按套内面积收了,咱们又能省下一笔钱来买暖宝宝了!
再来说说二手房交易吧。
以后二手房交易定价将更加透明了,购房者权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你想以前买二手房的时候,公摊面积总是个模糊的概念,现在取消了公摊面积,那房子就是实打实的面积了,交易起来也更加公平透明了。
而且政府可能还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来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4
面对公摊面积取消这个大趋势,咱们购房者也得做好准备。
首先得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其次得理性看待赔偿问题,别老想着开发商能给你直接赔钱啥的,那是不太可能的。
咱们得关注取消公摊面积带来的长远利益!
还有以后买房的时候,得优先选择按套内面积计价的房源!
这样咱们就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到底买了多少平米的房子了,再也不用为那些莫名其妙的公摊面积买单了!
5
总的来说公摊面积取消是个大好事儿!
虽然咱们已购房者可能无法直接获得赔偿,但那些间接利益可是实打实的!
咱们得擦亮眼睛、积极争取、好好享受这份福利!
别到时候政策真的实施了,你还一脸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