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对美关税须反击!
文丨陆弃
4月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主持召开了由全体阁僚组成的“综合对策总部”首次会议,正式启动应对美国高关税政策的紧急机制。面对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商品加征高达25%汽车关税和24%的“对等关税”,石破茂罕见地两度使用“国难”一词,誓言“举全政府之力应对”。这一姿态,显然是在日本国内外压力交织下的被动强硬,但是否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反制机制,仍是未知数。
美国这一波关税狂潮,毫无疑问是一场赤裸裸的经济霸凌。无论“对等关税”的包装有多么冠冕堂皇,本质上仍是特朗普政府为推行“美国优先”所不惜发动的全球经济战争。日本这个长期对美保持低姿态、深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盟友,如今也难逃“自家人也照打不误”的厄运。从贸易到汽车,从农业到金融,日本几乎无一幸免。
根据路透社援引的多方预测,美国这轮加税或将导致日本GDP下滑0.8%。别忘了,日本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才勉强达到0.1%,而汽车产业一旦受创,其连锁反应将席卷零部件、制造、物流、服务等整个供应链,直接击中日本出口型经济的命脉。而货币市场方面的压力也迅速显现,受加税影响,日本实际工资已连续两月下滑,破产申请数量攀至11年来最高,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面临严重威胁。
这不再是一个外交上的摩擦,不是可以靠几通电话、几份声明就能平息的“误会”,而是直接危及国家根基的经济战争。石破茂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用“国难”来形容事态,虽然姗姗来迟,却也算是政治表态的升级。但问题在于,日本政府的应对远远不够迅速、也不够强硬。
在与特朗普的电话会谈中,石破茂强调“日本连续五年是对美最大投资国”,试图用经济绑定逻辑唤起华盛顿的“理性”,但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当即打脸,直言日本“在贸易问题上非常恶劣地对待美国”,毫无顾忌地重申对日不满。事实再次说明,试图“用礼貌换通融”的对美策略,在面对特朗普式强硬时只会换来更多羞辱。
不仅如此,《日本时报》直指目前政府缺乏强力回应,石破茂面临政治挫败感,甚至有在野党要求发起不信任案。《东京新闻》与《朝日新闻》也不约而同地发出呼吁:日本必须强硬回击,不能再一味妥协,不能再寄望于“盟友情谊”这类早已被现实撕碎的幻想。
其实,日本社会并非没有反制手段。首先,可以立即诉诸WTO,联合欧盟、加拿大等同样遭受美关税打击的经济体组成多边施压机制,将美国“对等关税”定义为违规措施。其次,必须在外交层面加快多极化步伐,摆脱对美国市场的盲目依赖,深化对东盟、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出口转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日本必须摆脱对美的“心理依赖症”。长期以来,日本在对美关系中始终维持高度克制,哪怕在重大利益受损时,也往往只是“遗憾”“关切”了事。如今,面对关税大棒已挥至本国头顶,再继续装聋作哑、妥协退让,只会被看作软弱可欺,招致更多损害。
石破茂若真有政治魄力,现在就应果断行动,而非再试图用温和措辞拖延时间。正如日本媒体所言,这是他作为首相一次重要的“领导力考试”。若应对失败,不仅将给经济带来深远打击,更可能动摇执政基础。
当然,这一局不仅仅是日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更是全球范围内反对单边主义、贸易霸凌的战线缩影。美国不是第一次挥动关税大棒,从中国到欧盟,从加拿大到墨西哥,如今又轮到日本。所有国家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联手抵制,就会一个一个被分而击之。
这场由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争,早已超越经济范畴,而成为国际规则之战、正义之战。日本若还心存幻想,迟早会在盟友的幻觉中被彻底出卖。现在是时候放下幻想,选择立场了。石破茂政府必须拿出真正的行动,而不是在媒体上空喊“全政府之力”。否则,“国难”之词将不止于口头,更将成为未来历史对这个时代的真实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