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华为、小米,“非洲手机之王”,跌落神坛!
有这么一家手机公司,超越华为、小米,尤其在非洲市场,堪称是“扛把子”的存在。
这家公司究竟有多厉害?
“公司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市场。2024年,整体出货量约2.01亿部,根据IDC数据统计,公司全球市占率14%,排名第三。其中,在非洲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排名第一;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也都排名第一。”
就市场份额来说,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在非洲市场,每10部手机里面,有4部是它家的手机,绝对独一档的存在。
这个品牌就是传音。
但没想到的是,2024年,竟是传音控股“最后一舞”。
根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但是,传音未列入前五,归为“Other”一类,同比下滑至少在20%以上。
而这,也体现在了业绩上。
2024年,传音控股营业收入687.2亿元,同比增长10.31%;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增长0.22%;扣非净利润45.41亿元,同比下滑11.54%。很明显,增收不增利。
进入2025年,情况变得更糟。
根据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传音控股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下滑25.45%;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滑69.87%;扣非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滑74.64%。
跟去年同期比,传音控股净利润率从9.37%骤降至3.82%。
另外,传音控股的应收账款也逐年提高,从2022年的12.87亿元猛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35.89亿元,收入质量大打折扣。
那么问题来了,传音控股崛起的秘诀是什么?为何又如此之快地跌落?
传音控股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深圳,旗下拥有三个品牌,分别是TECNO、Infinix和itel。为了避开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传音控股便盯上了非洲市场。
从2008年开始,传音开始在非洲卖手机,并在2016年成为“非洲手机之王”;这一年,传音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一半。
传音的成功可以归咎于:
第一,本土化的产品策略,通过优化美颜相机和夜间拍照的功能,主打产品差异化,满足非洲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第二,针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以及气候特征,针对性的推出“多SIM卡支持”、“超长续航”以及“防汗防尘”等功能;
第三,本土化的经销网络,以及针对非洲市场的本土化营销;
第四,极致的低价策略。
用一句话概括,在所有手机厂商比拼中国和欧美市场时,传音率先发现了非洲市场的巨大前景,并且通过本土化产品和本土化营销等手段,建立起先发优势。
那为什么突然就卖不动了?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在非洲市场,传音控股尽管享先发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司享有很深的护城河。随着以小米为代表的同行围剿非洲市场,传音控股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由于传音卖的主要是低端机,即低价格、低毛利,同时,又受到了来自供应链成本的压力,这便是为什么,虽然传音控股营收下滑25%,但净利润下滑近70%的原因。
可能有人要问了,难道传音在销量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危机吗?没有试着向高端手机发展吗?
答案是:不是不想,而是太难了!
前面提到,为了避免跟主流手机品牌展开竞争,传音才切入的非洲市场。换过来说,如果传音的研发实力、产品实力足够出色,又何必跑到偏远的非洲市场,赚低端产品的钱。
2024年,传音的研发费用为25.17亿元,研发费用率不到4%,但是,小米集团的研发费用高达200多亿,华为就更不要说了。
2024年,传音曾试着推出过折叠屏手机,售价大幅上涨,但结果却是,遇到了产品质量掣肘,且消费者也不认可如此高的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