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鲸吞国有资产30亿,巨贪李建平被执行死刑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5-05-09
当我看到连央视都在报道这名官员,因为贪污将被执行死刑,我还以为是一个什么大官。
原来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把手”李建平。就上央视来说,算不上大官。
但他是目前公认的全国贪腐之最,贪了30亿,所以有这种待遇。
30亿元是啥概念?是西部不少县一年的GDP,全县人民一年辛苦的成果。去年,这个李建平的老家,河北霸州市全年的财政收入也才29亿。
李建平也不是什么大官,为什么能通过一系列操作,侵占这么多国有资产呢?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1
李建平的故事,要从他与春华水务的渊源说起。
早在2001年,李建平在呼和浩特市水务局任职期间,主导创建了这家国有企业。
春华水务的成立,本意是整合水务资源、提供市政服务,但它的出现,却意外地为李建平打开了通往巨额财富的大门。
这家公司业务范围极广,从水利、市政工程到房地产开发,甚至是工艺品销售,几乎无所不包。
掌握了春华水务,李建平就如同拥有了一个庞大的资产帝国,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坐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了能支配巨额国有资产的董事长。
2011年,李建平调任呼和浩特经开区“一把手”,一个手握重权、资源丰富的副厅级岗位。而上任仅仅八个月后,他就通过一纸通知,将春华水务从水务局划归至经开区管理。
尽管出于规定,李建平后来卸任了春华水务的董事长职务,但实际上,他仍然对这家企业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至此,经开区和春华水务,成了的两个独立王国,而李建平,就是这两个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国王。

2
在李建平30多亿的涉案金额里,有笔超14亿的贪污尤为醒目。
这笔巨款,主要来源于春华水务旗下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水岸小镇项目。
李建平伙同给他开车的司机穆小平、一路提拔的侯喜焕,以及通过“剪刀石头布”选出来的傀儡——原服务人员王亚娟、敖东芝、徐继平——成立了一家名为德源兴盛的空壳公司。
这家公司名义上的股东是他挑选的这几个人,但实际控制人却是他本人。
而李建平的骚操作,就是让德源兴盛先以较低的价格,收购水岸小镇的部分商业房产,然后通过伪造合同、虚列房源和操纵评估公司,再将这些房产以极高的价格,卖给由他掌控的经开区下属国有企业——惠则恒公司和呼经开投公司。
在这场左右手倒腾的交易中,惠则恒成为了被吸血的对象。
法院查明,惠则恒累计向德源兴盛支付了超过17亿的购房款,而德源兴盛的实际收购成本仅为3亿出头。
这中间的差价,超过14亿的国有资金,就这样落入了李建平及其同伙的口袋。
而拿到这些钱后,李建平便大肆购买字画、珠宝、古董、红酒等奢侈品,同时办理投资移民,企图将赃款转移至境外。
其中部分资金被转入澳门赌场,被李建平及其亲信赌博挥霍一空。

3
除了直接侵吞,李建平还累计挪用公款近11亿,这些钱被他分多次、以各种名义挪用给个人或关联企业使用。
其中最早的一笔大额挪用,可以追溯到2006年。
当时李建平还在春华水务任董事长,他伙同商人谭海云,通过签订虚假的征地协议,以支付征地款的名义,将春华水务超4亿公款转给了谭海云的公司。
这笔钱并未用于征地,而是被他们用于合伙投资,结果被骗。
为了填补这个窟窿,李建平又向另一位商人杨进东索要好处费,并将杨进东支付的贿款用于归还这笔挪用的公款,从而掩盖其犯罪事实。
而这次牛刀小试的成功,助长了他后续更为疯狂的犯罪胆量。
另一笔近3亿的挪用发生在2014年,李建平不止通过惠则恒,把楼房高价卖给向呼经开投,还授意亲信,把部分售楼款直接“借给”了商人陈敬名。
这笔所谓的“借款”,既没有合法手续,也没有进入到惠则恒的账目,陈敬名也没有还钱,直到案发仍是烂账。
而最引人关注的一笔挪用,则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家族野心。2014年至2015年,李建平伙同亲信,挪用呼经开投近4亿公款,用于收购上市公司天龙光电。
而李建平之所以想收购这家上市公司,竟然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李苏超,能获得一个管理上市公司的锻炼机会。

4
除了贪污和挪用,李建平还收受贿赂近6亿,主要来自商人杨进东。
据《内蒙古晨报》报道,李建平利用其在春华水务和经开区的权力,将多个重要的拆迁项目工程,违规承包给了杨进东及其挂靠的公司,这些工程总金额接近20亿。
巨大的利益空间,让杨进东甘心献上巨款。
除了经济犯罪,李建平还与黑社会组织头目赵文远长期勾结,为赵文远在拆迁工程、土地收购等方面提供便利。
甚至在赵文远的儿子因寻衅滋事被取保候审期间,还把此人安排进经开区工作。
在李建平的庇护下,赵文远团伙得以通过暴力手段强拆,伪造协议骗取拆迁款,导致数千万国有资金流入黑社会手中。
如此猫鼠一窝、为虎作伥的行为,最终换来了法律的严惩。
2018年9月,李建平官宣落马。但他还是多活了6年,直到2024年12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对李建平执行死刑。

5
开发区作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地”,却常常沦为腐败的“洼地”。
近年来,多地经开区领导干部接连落马,贪腐数额惊人,究其原因是开发区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独立金库,财政收入封闭运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立的审批权,大多数项目不出区就能办完所有手续,以及高度自主的用人权。
所以不能看级别,还是得看权力能否得到制衡。

Ptw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