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构在美国平台发问:凭什么美国当年能阻止日本的芯片发展,现在却无法阻止中国芯片的崛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
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
——《国务院给予江上舟同志挽联》
01
前沿导读
在国际知名平台Quora中,日本相关机构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当年阻止了日本在芯片和科技上面的崛起,但是现在却无法阻止中国的科技发展?
02
压制日本发展
美国对日本的技术制裁出现于大战之后,而《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更是加剧了日本在科技与经济双重体制下与美国的深度绑定,该条约不仅确立了美日两国在军事同盟上面的关系,而且还将日本置于美国战略利益的从属地位。
日本的强盛时期表现在半导体产业上面,索尼的老大盛田昭夫,凭借着随身听业务在国际市场上面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势力。
依靠随身听获得的极高利益,索尼开始在相机、镜头、屏幕等多个技术领域进攻,一时间风头无量,而索尼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顶梁柱。
随着日本在半导体技术上面的爆发,盛田昭夫还与日本政府官员合著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日本可以说不”。
该书籍的内容剑指美国政府,并表示日本现在已经非常强大,美国不但在芯片技术上面落后日本,而且还要从日本企业的手中购买芯片,日本有资格对美国说不。
该书籍的发布,点燃了美日芯片大战的导火索。
美国以国际安全为由,指控日本企业在半导体产业上面对美国进行倾销。在美日两国的政府进行谈判时,日本政府无法像主权完整并且独立的国际那样采取强制性的反制裁措施,反而是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半导体协议》。
该协议的内容包括日本企业停止在全球市场上倾销芯片产品,并且还要保证美国企业在芯片产业上面获得20%的日本市场份额。这种签订妥协协议的本质,表现出来的是日本将经济主权让渡于美国地缘战略需求。
与此同时,《广场协议》的签署也让日本货币价值在三年内升值超过100%,直接摧毁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的价格竞争力,重创了索尼、东芝外加上一大批日本政府资助的半导体企业。
日本芯片企业的产品,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后的优势荡然无存,而美国政府还推行公平定价机制,要求日本企业不得以低于美国核算的成本出口芯片。让索尼、东芝、日立等企业陷入“生产即亏损”的困境。
为了制衡日本,美国还背地里扶持韩国的三星。美国向三星提供技术转让和市场空间,并且日本企业有一大批工程师团队均被三星集团挖了墙角。依靠日本工程师团队,三星瞬间切入存储器市场,将曾经的霸主东芝打落神坛。
03
中国反击
现如今,美国在几年前又用曾经打压日本企业的方式来压制中国企业。
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拥有完全独立的决策体系,并且中国拥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有一大批在产业推动下催生出来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在美国宣布对中国企业实行芯片断供时,由我国财政部、烟草局、三大运营商合作成立的国际大基金开始拿出大量的资金补助国内的芯片企业,推动国产芯片供应链全力以赴的进行技术攻坚。
2022年夏天,中芯国际开始量产7nm芯片。
2023年,搭载中芯国际技术的国产7nm芯片在消费市场上面全面爆发。
并且中国也是目前国际上对于芯片产业分工明确的国家之一,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进行技术攻关。
这些攻关企业涉及了上游的芯片设计,中部的芯片制造,以及最后的封装测试,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同步发展。
例如南大光电的光刻胶产品,已经在KrF光刻胶上面实现了量产,在ArF光刻胶上面开始风险测试。华大九天已经在EDA软件上面实现了技术跃进,甚至已经打入了韩国和日本的制造产业链当中。
并且由于美国一再干预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合作,全球各国企业均开始储备自己的力量。
欧洲通过430亿欧元的《芯片法案》,谋求国内自主技术的创新;ASML也一直在游说美国政府,劝其放弃对华制裁,不然会丢失中国市场;高通、英伟达等美国本土芯片企业,也一直在找寻平衡点,甚至英伟达不断推出削弱版的ai芯片,以求避开美国的制裁措施,继续与中国市场合作。
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其成功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安全依附性、单极化格局、产业升级路径单一。但是到了目前为止,这些历史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并且中国在技术方面已经找到了一条合适的发展路线,再加上国家和相关企业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重视性大幅度提升,于是便有了中国企业不断突破美国制裁封锁的局面。
往期经典回顾:20万+阅读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只有4%留在中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美籍华人说:中国的7nm是玩数字游戏,与美国有10年差距
台积电前研发处长:中国被卡脖子,是因为行业不赚钱,没人做设备
中科大教授:造5nm芯片比造原子弹难10倍以上
往期经典回顾:40万+阅读量
曾给美国芯片立下战功的华人,因帮助中国发展科技被美国绞杀
他是光刻机领域的华裔专家,从来不跟大陆来往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言:85%的人选择在美国就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往期经典回顾:100万+阅读量
中科院士斥责工程院士:没本事,离开联想没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