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默克发布重要声明:受关税政策影响,自5月12日起,所有发往中国的产品订单将加收临时附加费。此次费用调整并非简单覆盖关税带来的产品成本增加,更折射出关税对其全球供应链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等全流程的深度冲击。 cXY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默克的这一调价决策,与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的新政策紧密相关。该政策的落地,直接导致默克进口原料成本大幅飙升,企业运营压力剧增。默克在声明中直言不讳:若无法有效消化关税带来的新增成本,将不得不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维系正常运营。这一表态,不仅反映出默克的经营困境,更凸显出中国科研试剂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当前,国内80%的高端生物试剂依赖进口,其中美资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即便默克拥有颇具弹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在此次关税政策冲击下,依然难以独善其身。 此次默克涨价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国内科研供应链的脆弱性。尽管近年来国产试剂厂商全力推进“自主替代”战略,但在关键原料领域,与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国产试剂在批次稳定性、技术迭代速度等方面的不足,使得许多科研机构在面对进口试剂涨价时,往往陷入“想换却不敢换”的两难境地。 此前,丁香园发布的文章《价格暴涨4倍、断货,中美关税风暴下,最直接受害者出现了!》,同样揭示了关税政策对中国医学科研领域造成的巨大冲击。来自某985高校肿瘤学研究所的研究生透露,其朋友圈内的试剂代理商纷纷发布涨价通知,涉及的产品均为美国进口。以科研试剂为例,同位素标记化合物价格直接翻倍;一款小分子抗体价格更是从1200元/支飙升至6400元/支,涨幅令人咋舌。 某211医学院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也表示,课题组常用的美国Parafilm封口膜,价格从原本的100多元一卷,一夜之间涨到260多元。尽管尝试使用国产替代品,但因其韧性不足、易断裂等问题,最终只能无奈选择继续采购高价进口产品。 医疗仪器领域同样未能幸免。部分实验室因课题研究需要,采购了美国进口的动物成像仪器。由于此类设备可替代性极低,且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却突然被告知交货时间无限期推迟。这对于将该课题作为博士毕业研究方向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他们不得不重新规划课题,此前一年多的研究心血付诸东流,甚至面临延期毕业的风险。在关税的冲击下,中国科研工作者正承受着难以估量的损失,国内科研供应链的自主化、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cXY拜客生活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