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元宵的年俗知识点?从小年到元宵节的风俗 ?
大年初七(2月18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关键词:人日/捞鱼生/摊煎饼/踏青/登高
大年初八(2月19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关键词:谷日/顺星
大年初九(2月20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关键词:天日/拜天公
大年初十(2月21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关键词:石不动
正月十一(2月22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
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关键词:子婿日
正月十二(2月23日)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
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关键词:搭灯棚
正月十三(2月24日)
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
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关键词:买灯笼/点灯
正月十四(2月25日)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关键词:猜灯谜
正月十五(2月26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关键词: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