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山滑雪比赛说不比就不比了?高山滑雪的比赛不比了的原因是什么 ?
原本定在11日进行的高山滑雪比赛宣布因天气原因推迟。许多观众对于在冬奥会级别的场合说不比就不比的情况十分好奇。为什么对于一场冬奥会级别的高山滑雪比赛说不比就不比了呢?高山滑雪比赛说不比就不比都有一些什么原因?快来和见闻坊小编一起看看吧。
高山滑雪是以滑雪板、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杖为主要用具,从山上向山下,沿着旗门设定的赛道滑下的雪上竞速运动项目。
奥运会高山滑雪设男子项目、女子项目、混合项目。
原定于11时开始的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因天气原因推迟。高山滑雪这项在开幕式上赚足眼球的项目,开赛首日即遇变故。
为什么一场冬奥会级别的比赛,说不比就能不比了?
事实上,在冰雪运动“江湖”中有句传言:没有经历过延期的高山滑雪比赛,是不完整的。
甚至,没有经历过延期的任何雪上项目,都是不完整的。在雪上项目占七成的冬奥会上,天气,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们要记得,我们从事的是项户外运动。”延期的消息宣布后,意大利队领队马西莫·里纳尔迪在终点处对记者说“
”“你看我们站在这里,天气很好,不冷也没风。但是今天我上到过山顶,那里的风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而且方向很乱。赛道中段也是这样,尤其在‘蜜糖跳’那里。”
里纳尔迪口中的“山顶”,是男子滑降比赛的起点。
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在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小海陀山举行,这里临近八达岭长城,属于北京的山区。
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男子滑降是唯一从山顶出发的项目。在高山滑雪11个小项中,它赛道海拔落差最大,长度最长,选手滑行时的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甚至以上。
用一名赛道技术官员的话说,运动员从他们眼前过去时,“雪板刮着雪面,声音跟飞机起飞一样”。
而里纳尔迪描述的那种风向混乱的风,英文中被运动员们称为“gustywind”,中文气象术语称“阵风”。
每次说起这个词时,教练、运动员、技术官员们总会做出一个动作,来形容这种风在山上给他们带来的实际身体感受。
“呼!”本届冬奥会高山滑雪主裁判马库斯·瓦尔德纳扬起胳膊,从右向左大手一挥,嘴里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可能把人横着吹出去”。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蜜糖跳”,就会让赛事组织者头疼不已。“蜜糖跳”是滑降赛道“岩石”上的一个跳坡点。
运动员从海拔近2200米的起点出发后,滑到一半左右时会遇到它。
跳坡点指的是因坡度较大等原因,选手需要起跳、短暂腾空,然后落地继续滑行的区域。这些点是电视观众最喜欢的部分,雪上“飞人大战”里最刺激的场景都在这里发生。
但瓦尔德纳每天都在关注这些点的天气情况。“每个跳坡都有气象预报站。”
他说,这些预报站是由北京冬奥组委设在延庆的气象保障团队负责运行的,滑降约三公里的赛道上共有八个站。
“国际雪联规定每三四百米要设置一个。每小时我们都会收到这些地方的预报。滑降起点、所有跳坡,还有终点,所有天气可能影响运动员安全的地方都有。”
这些气象信息,参与冬奥工作的记者、技术官员、运动员等,都可以从中英文的“冬奥通”手机app上查到。
天气现象、气温、阵风风速、平均风速、能见度等要素均列在上面。
5日,男子滑降第三次官方训练因大风取消,记者赶忙查询6日滑降起点的天气,当时显示11时后风会减小。瓦尔德纳也说:“明天的天气很有希望。”
而6日当天,app上的数据和前一天的预报一致,但是比赛却迟迟没有开始。
从11时推到12时,然后是13时、14时。三次推迟后,比赛宣布延期。
对此,国际雪联一位官员透露,这是由于对正式比赛的天气要求比对官方训练要高。
“事实上,今天(6日)的风从数据上看比昨天还小。但是这是比赛,而且是一滑决定胜负的赛制,我们要保证天气条件对每个运动员都公平,不能前一个运动员下来时没有风,下一个人滑下来时风又突然特别大。”
这名官员解释,决定推迟6日比赛的主要原因,是落差近900米的赛道上分布的五个裁判中,有多人根据实时体感判断,当时的阵风情况不利于比赛安全、公平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