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分销商分为无门槛及有门槛两种,通常设计会有如下三种:免费
加入、付费购买、流量型门槛。
①免费加入/申请表单这种方式等同于无门槛成为分销商,用户仅需填写信息,后台审核通过之后便可成为分销商。门槛低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成为分销商,但带来的也是更多“划水摸鱼”的分销商。
同时无门槛的分销体系也容易破坏市场规则,不建议采用该方式。
②付费购买通过支付一定金额成为分销商,等同于用户与平台做一场博弈,“花小钱赚大钱”是平台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暗示,通过购买“门票”,来获取赚佣金的机会。
但由于该方式过于露骨,有“拉人头”及养资金池的嫌疑,某集最早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进行社交电商的起步,最终也被处罚,所以通过付费成为分销商的方式已经开始慢慢被摒弃。
③购买(次数、金额、指定商品)通过支付一定金额购买指定商品,来成为分销商。用户既得到了“等值”的商品(等值为什么加引号,看到文末各位朋友就知道了),又可获得分销商的权限,对于用户来说,比直接付费来得划算。
通常平台在这部分设置的商品会较为丰富,品类齐全,那么用户在选择商品的时候,营造一种“购买必需品”的错觉,同时又能“免费”成为分销商,一举两得,也增强了用户成为分销商的转化。
理解了购买指定商品成为分销商之后的逻辑,也可引申为满足一定购买次数or满足一定购买金额成为分销商等多种玩法,具体实施就需要
PM根据自身平台的业务需求来进行不同类型的规划。
但其实就方式来说,通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阿境先卖个关子,文末会专门提到。
④流量型门槛部分平台需要的是自带一定流量的分销商,那么就需要有一定流量的用户来成为分销量,过滤掉部分“摸鱼”的分销商,那么在申请的时候会要求用户上传自身能够证明流量的证据,例如好友截图,社群截图等,后台运营人员核实之后再予通过。
4.2 分销商级别分销商等级按照维持方式来分,可分为两类,降级、不降级。
①降级
降级指的是用户在时间周期内达不到平台所设定的级别要求,则分销等级下降。
通过一定的保级措施,激励用户持续地为平台输出价值。
保级措施建议:达到一定金额、达到一定订单,达到一定的团队下线.....
设计的核心原理是:能够给平台带来价值的用户行为(销售能力、拉新能力)
②不降级
不降级指的是不论用户在平台的后续活跃度,不降低用户分销等级。
能够降低用户的心理压力,但后续无法完全保证分销商的质量,需后续激活分销商。
4.3 分销商晋级机制同会员体系一样,分销体系也需要在体系当中设定合理的晋升机制,循序渐进地加强分销商在分销体系的作用。
其核心是增加分销商的沉没成本,加强分销员的自我驱动力。当其在平台当中投入的成本越高,那么对于平台的粘性及信任度也会成正比提高。
而上述提到的加强自我驱动力,在于成为更高的分销员,那么就能获得更多的分销佣金or奖励,晋级机制本质就是一种激励机制。
那么,如何设计呢?阿境来分析一下
对于分销商来说,最主要的需求就是通过自身的人脉及关系,吸引更多的团队下线,从而通过下线的消费来获取相应的佣金。
在这需求当中,出现了人和钱两种元素。
可以得出,对于晋级机制的相关设计,一般有如下几种
①达到一定消费金额
②达到一定团队人数
③达到一定团队人数且团队人数中需要有X位高级分销商
④达到一定消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