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可随时分享到本头条号精彩内容。
老子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份,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三十七章在前,第三十八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八十一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关于《道德经》的版本,可能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浙江书局重刊华亭张氏原本(简称“王弼本”、“王注本”、“王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简称“帛书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本(简称“竹简本”、“简本”),是三个重要的版本。
觀玅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盈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守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 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 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 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無私章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嬰兒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 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 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