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户外采挖野菜者被气溶胶感染——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气溶胶传播是新冠肺炎传播的途径之一,但气溶胶传播需要相关条件。最近,山东有人在户外挖野菜,他们没有戴口罩,导致了新冠肺炎的气溶胶传播和感染。具体是什么情况?气溶胶传播的概率有多大?下面就和知文坊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一男子户外挖野菜被气溶胶传播感染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戴口罩在室外挖野菜,被未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认为是气溶胶传播引起的感染。
完整提醒如下:
紧急提醒居民朋友:
我区这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一位居民在室外某处挖野菜,同时有一位无症状的感染者待在那里,两人都没有戴口罩,因此该居民被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判断,为气溶胶传播所致。
由于奥米克隆突变株传播性增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相对较轻,导致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请大家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外出戴好口罩。
一、在所有室内场所,尤其是厢式电梯、厕所等封闭空的房间,一定要戴口罩。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网约车、他人车辆或自驾时,以及到达停车场时,必须佩戴口罩。
在室外场所(包括露天广场、影剧院、公园、有其他人的田野等室外场所)也要戴口罩。
第二,戴口罩时,要分清口罩的内外,口罩的上下,充分展开口罩,完全盖住嘴、鼻、下颌,然后按压鼻夹,使口罩完全贴合面部。
3.不摘口罩,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或手肘遮挡。请在摘下口罩后和戴口罩前保持双手清洁。
气溶胶扩散新冠肺炎的概率
中科院院士周琦介绍,针对气溶胶的传播,很多跨学科团队设计了很多实验,其中设计了30立方米的人工模拟箱来模拟气溶胶环境,用不同的实验动物来模拟验证在什么情况下病毒可以入侵人体。
初步检测显示,在新冠肺炎比较确定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满足密闭空房间、长时间暴露、高浓度的条件,就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然而,在开放的环境中,新冠肺炎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与潜在病毒接触的机会,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我们对恢复生产和工作的单位有两点建议:
是比较拥挤的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
第二,职场同事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如何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1.避免去高流行区和人员密集场所。避免封闭、空闷热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出门记得戴口罩。
2.加强窗户通风。或者在家工作,每天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自来水或抗菌洗手液。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4.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畜禽;肉和蛋应该煮熟。
5.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使人的免疫力达到一定的阈值,从而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
6.观察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特别是高热)、咳嗽、气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戴好口罩,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