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感觉良好。作为观众,我们也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喝彩。随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飞行乘组的凯旋,中国空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既定任务已圆满完成,中国空站建设阶段的大幕也已拉开。回望过去,我们将通过一组数字,为您展示中国空站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那些精彩瞬间。
1.创下多项中国航天突破之旅的“第一”。
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乘员在轨停留6个月,创下了中国航天员在轨停留时间的新纪录,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径向交会对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停靠在天河核心舱径向口。这是我国载人飞船首次在太台空进行径向交会对接,即通过天河核心舱下的对接接口,在空之间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
王亚平迈出中国女子too 空行走第一步。
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开始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迈出了中国女出舱航天员空的第一步。
曾经迈出了中国人第一步的翟志刚,时隔13年再次出舱,更加轻松。而叶广福,第一次去了Tai 空,放飞梦想。
首次使用空站间机械手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分度试验。
2022年1月6日凌晨空站间机械臂拖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以核心舱节点舱球心为圆心,进行平面分度。与核心舱分离后,重新对接,锁紧完成。国内首次使用空站间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分度试验。
首次完成手动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
2022年1月8日,神舟十三号乘员首次使用手控遥操作设备控制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空交会对接,初步验证了空间站空与来访飞行器手控遥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天地协同工作程序的合理性。
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空之间与站天、核心舱成功分离。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创下中国航天员从Tai 空返回地球的最快速度新纪录。
2.太空播下太空梦两讲。
在轨期间,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不仅按计划完成了空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的试验,还利用空站的微重力环境进行了两场天地相互作用的讲座,为无数少年种下了探索空的梦想。
中国空站作为泰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开设了“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泰空老师”。
宇航员王亚平:我真的很高兴有机会再次和你一起探索太空飞行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第一课: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堂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站在中国空,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Tai 空科普课。这是中国台湾空的第一次讲座活动。
航天员王亚平:泡腾片在水球里不断冒泡,产生很多快乐的小泡泡。然而,在失重环境下,气泡只是不断产生,从不离开水球。
在60分钟的讲座中,航天员介绍和展示了空站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奇迹现象。
航天员王亚平: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学生们看到了吗?这种液体很快结晶。它看起来像冰球吗?
第二课:演示“冰雪”现象实验,比如水油分离实验。
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第二期《天宫课堂》开讲。在45分钟的讲座中,航天员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Tai 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Tai 空抛物线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空中的一些科学设施,并介绍了空中的一些科学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