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信任你,但谁能信任我?”
孙传庭的处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进退两难,但无论他怎么努力,结局只有一个——输。
第三,王晶和谢晓东的黄金组合
在《大决战》之前,谁也没想到,一部质量高、战争剧大场面的历史故事片,成本只有1800万元。
导演王晶和编剧兼制片人谢晓东是老搭档。在大决战之前,他们合作了几部低成本的优秀作品。
2008年的《常年》,投入只有150万,豆瓣评分却高达8.3。
2009年,无形式杀生耗资180多万元,2010年,《我是植物人》耗资170多万元。
而这场“大决战”是由谢晓东和王晶制作的。
众所周知,明末火器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然而,以往大部分关于明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要么不提战争而只关注前朝,要么以冷战为主。
《大决战》中,虽然战争场景不多,但几个战争场景还原了明朝所有的火器和装备。
比如电影开头出现的法国枪,就是明朝的名枪。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电影过多展示这种枪械,更不用说演示上膛过程了。
还有明军使用的器物,也就是火门炮,升级版的长矛,以及明军从上到下所有的铠甲装备。
电影里有很多大场面,但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有浪费的场景,能重复使用的服装道具都要重复使用。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重用是可以的,但是不符合历史。
甚至在影片中,对流行病的预防也有非常完整的展示。对应今天的疫情,我们不得不感叹吴有科几百年前的先进思想。
《大决战》虽然以孙传庭出关抵抗李自成的战争为背景,但整部电影还是花了大量笔墨描绘战前的准备工作。
影片中的两个主角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但他们的相遇却是虚构的。
其实这里面有点利己的成分。谢晓东和王晶都很喜欢历史,想把历史表现出来,所以他花了三年时间准备,所以才有了这么精彩的历史剧。
谢晓东虚构了两个人的一次相遇,使话语权和历史旁观者联合起来,共同构建了一个辩证的历史观。
或许正因为如此,《大决战》才可以在短短的篇幅里解释它灭绝的所有原因。
其实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并不代表成本高就一定好。导演怎么拍,编剧怎么写,演员怎么演,是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