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通行证也不让下高速? 物流堵点调查
3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多地爆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措施升级,部分地区陆路交通受到影响,货运物流不畅,部分生活生产物资受阻在路上。
4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保持货运物流畅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畅通运输渠道,优化防疫控制措施,切实保障重点物资和邮政快递通行。
随后,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障交通畅通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准确防控公路疫情,科学合理设置公路防疫检查站,千方百计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行。
“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这些天,各地物流不畅的问题得到缓解,跨省市长途货运量增加。
就算有通行证也不会下高速。
卡车司机半个月跑不了一趟。
从安徽芜湖到上海当了7年货车司机的杨说起最近的跑车情况,连连感叹:“这次是疫情爆发以来最难的一次。今年3月中旬以来,路更堵了,高速下不去了,服务区也不停。”
“最近,我跑了上海到江苏的路线。到了张家港,有当地车主给的通行证,但是下不了高速。第一个路口从第一天中午12点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8点,说是下不了高速了。我绕道12公里到第二个路口,一直等到下午5点,说有政策不下高速。而且车辆到了服务区也不会停。”最后,杨不得不把车停在高速公路上休息,空然后直接回上海。
记者采访的很多司机都有同样的经历。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3月份以来,货车开到目的地地下不下车不卸货的情况越来越多。空的运行概率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高。公司经营压力明显加大。
也很难申请到广为诟病的证书。“办通行证,需要提交驾驶员和车辆的信息,以及驾驶员的核酸检测报告等。但经常会出现通过审批未通过,核酸报告已超过48小时的情况,只能作废申报。”该负责人表示。
由于疫情期间住宿不方便,很多货车司机干脆把车停在路边,吃住都在车厢里。从3月底开始,在上海外高桥港建路一带,原本开放的6条车道中,有3条被货车占满,高峰期有七八百名司机滞留在此。
停在上海外高桥港建路上的卡车收集车辆。新华社记者王晨阳摄
记者了解到,上海交通运输部门和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集装箱分会联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向滞留在此区域的司机发放了方便面、饼干、火腿等食品,大约够两天的食用量。
上海市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集装箱分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为货车司机提供食物。新华社记者王晨阳摄
许多卡车司机隶属于第三方公司。通常个人接单,自负盈亏。很多人还背负着贷款买大货车。因为不能接单,生计都快断了。即使是像杨这样的司机,在公司工作,拿基本工资加提成,这个月的收入也会减少一半。
有些货车司机喜欢拍短视频娱乐。最近他们上传到社交平台的内容少了些欢乐,多了些担忧和委屈:“你有通行证怎么不让我们下高速?”“我三天不能下车。谁管我上不上厕所?”......他们的经历打动了网民的心,许多人呼吁善待卡车司机,让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公路交通承担了全社会70%以上的货运和客运,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疫情下会出现交通“肠梗阻”?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初期,经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各地设立了多个公路防疫检查站。截至4月10日,全国共设立公路防疫检查站11219个。这些检查站在早期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蔓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一些防疫检查站执行的政策并不统一,甚至不同程度加码。在一些地方,卡车登记被简单地用作限制交通的依据。建议所有车辆登记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卡车司机返回,导致一些卡车交通受阻。
记者采访的物流企业、货运司机和一些基层干部也认为,物流不畅的原因在于各地防控政策加码、封闭。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地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共享和统一稳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