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异地吸收存款的监管,东吴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香云曾提出,很多中小银行需要异地吸收存款,储户只能在网上开立二类账户。只要监管从ⅱ类账户入手,限制其吸收定期存款,就不会有异地吸收存款的操作通道,在区域性银行吸收存款的通道只能回到辖内网点。
村镇银行问题频发,监管正在促进风险化解。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1651家村镇银行参加存款保险。2017年7月河南银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已设立村镇银行77家,覆盖88个县(市),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我国少数村镇银行盈利状况不佳,相关风险突出,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
“除了江浙沪粤等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河南等其他地区的村镇银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在当地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村镇银行更容易受到影响。”一位银保监管系统的工作人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对此,监管层近年来正在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支持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和深化改革。
2021年10月,河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履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切实增强主发起行履职意愿和能力方面,《意见》要求主发起行在履职过程中不得谋取不当利益,不得将村镇银行作为违法违规行为的通道;同时,要求巩固提高村镇银行持股比例,完善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和帮助,牵头组织重大风险处置,提供流动性支持。
在持股比例方面,《意见》明确,主发起行应协助村镇银行及时识别股东关系,及时发现和清退存在过度持股问题的股东,通过股权转让或定向增发等方式提高在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逐步实现对村镇银行的绝对控股或有效控制。
对于村镇银行的风险缓释,华南地区一位银保监管部相关工作人员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在风险缓释过程中,应引导主发起行逐步将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提高到51%,因为相当一部分村镇银行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比例。
2021年1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的通知》显示,高风险村镇银行可引入本地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化解风险,持股比例不低于10%,但主发起行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1%。
“还有一些村镇银行在风险处理过程中没有救助价值,其主发起行的情况也不乐观,所以在风险处理过程中会对这些银行进行评级。对于条件不好的村镇银行,会被当地大银行或主发起行吸收合并。”银保监的工作人员说。
4月19日,银监会官网披露,宁夏银保监局批准宁夏平罗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罗胡莎村镇银行。根据相关批复,合并后,平罗胡莎村镇银行将解散。事实上,这是继2020年12月重庆万州滨江中国银行符登村镇银行、宁波宁海西店中国银行符登村镇银行获准解散后,又一起解散村镇银行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