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我们家没多久,环境变好了,把债一点点还清了,姑奶奶家的儿子做生意被骗,来我们家借钱,爷爷只借了一千块,姑奶奶气呼呼走了,一如当初爷爷上门借钱给大哥做手术。
之后姑奶奶逢人就说爷爷不念亲情,再也不要跟爷爷来往了。
只有我知道,爷爷很重恩情。奶奶50多岁生病不在了,爷爷还是坚持每年去奶奶的娘家看望,直到爷爷走不动路,还叮嘱我们过年了,要给奶奶的娘家捎钱捎礼物,要给那几个舅舅带点好东西,不能怠慢了。

从我爷爷的经历来看,妻子比兄弟姐妹。
当初姑奶奶算是有钱人了,住大房子,面对大哥住院,爷爷去借钱,姑奶奶拿出的几百块钱,爷爷说,还不如不拿。
从奶奶的经历来看,她的兄弟姐妹更亲。
奶奶勤俭抠门了一辈子,视钱财如命,二话不说回娘家借钱,本来爷爷也没指望奶奶能借来钱,奶奶家那么穷,能借来什么钱,可就是住在山里的奶奶娘家,把积蓄拿出来,还说不够的话他们可以去借。
这也是为什么爷爷后来心甘情愿把所有的钱给字都不识的奶奶来管,即便奶奶倒贴一点钱拿回娘家,爷爷也不干预。

最后:
一种米养百种人。是妻子亲,还是兄弟姐妹亲?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我只能说,没有经历过大事,你永远无法得知到底是哪一个最亲。
大哥你都这样了,还来找我们借钱?兄弟姐妹们也都成家了,动用家里的钱借给你治病,给家里另一半知道了轻则鸡飞狗跳,重则家破人散,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借给你了,你要是没治好癌症怎么办?你走了我们找谁要钱?一个十三岁的儿子和一个工人嫂子?这里还有四千块,我们四兄妹一人一千,算我们的心意,不要你还了,大哥!
这不是演电视剧,这是一九九五年夏天发生在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部病房的真实片段,里面的大哥是我老婆的大姨父,里面的二个弟弟和二个妹妹是大姨父的亲弟妹!这个故事从一九五六年开始说起,那时候大姨父出生在城里一对工人家庭,那个年代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大姨父家里三男二女,大姨父排第一,作为长子,老二老三是闺女,老四老五是儿子!

从小大姨父就很顾弟弟妹妹,舍不得吃,每次有好吃的或糖果都会留着给弟弟妹妹,因为他父母从小就教育他,长兄为父,他也一直奉行着这一优良传统,从他十多岁进入汽修厂那一刻拿到工资时,他就肩负起顶梁柱的使命,养家,养弟妹。
因为父母走的早,基本上弟弟妹妹的衣食住行和读书参加工作和成家,都是他供养出来的,说句难听的话,他既为兄长又身兼父职!
一直到一九八零年,二十四岁,最小的妹妹高中毕业到酒厂参加工作,他才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
他在汽修厂工作,那年已经是个小领导了,人又长的高大帅气,附近厂区总有些漂亮的女职工主动搭讪或说媒。
他谁都没要,有次下班时天空突然毫无征兆的下起了大雨,恰好他之前下午天带了把伞,下班时雨停了,他丢办公室忘拿了,这下派上用场了。
那天他单手打着伞,单手骑着二八自行车,嘴里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潇洒的往家的方面蹬着自行车。

不远处麻纺厂跑出一个姑娘,拿着装饲料的塑料袋顶脑袋上一路撒腿狂奔,乌黑黑的大辫子,168的个子,一双穿着布鞋的大脚丫子健步如飞。
大姨加快了速度,骑行到女孩边上笑着说:同志,急冲冲的赶回去吃饭吗?跑这么快,需要我稍妳一程吗?
大姨看了看大姨父一眼,鬼使神差的说了声:谢谢。然后丢掉塑料袋子,坐到自行车后座,左手拿着大姨父的那把伞,右手紧握姨父自行车作座位下的杠子固定好身体,做了个鬼脸笑着说到:同志出发,碳素厂家属区,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