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中国经济三季度将满血归来,未来长期有十大乐观因素
作者:任泽平
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国务院26日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5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通知。从实际出发,制订形成助企纾困政策和经济恢复重振的五十条举措。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30日发布《关于6月1日起全市住宅小区恢复出入公共交通恢复运营机动车恢复通行的通告》。当前,我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形势持续向好。根据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总体安排,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现就2022年6月1日零时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等有关事项通告。
北京连续多日社会面清零,迅速控制住疫情,严惩“假核酸”,切断利益链条。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开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5月30日道路车辆、超市人流等明显增多。
我们判断,从6月开始,3季度中国经济将迅速恢复,满血归来。类似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6.8%,但是2季度迅速复产复工以后经济大幅反弹至3.2%,并领跑全球。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正常恢复,2季度多重因素叠加,经济再度下行,随着上海、北京等疫情得到控制,国务院推出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有望在3季度大幅反弹,重新恢复产业链供应链。
在四季度重要时期,稳定宏观经济。因此,三季度经济的快速恢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驾马车中,恢复最快的将是投资尤其新基建投资,其次是消费,再其次是出口。
主要政策发力点在于财政政策,效果更直接,传导更迅速,货币政策提供资金弹药。从宽货币到宽信用将是关键,即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所以提振企业信心十分重要,关系到投资乘数效应的放大倍数。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我们认为,未来长期十大乐观的因素没有变。
从今天起,开始乐观
事物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凡事否极泰来。
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从今天起,开始乐观。
近期由于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房地产销售下滑、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因素叠加,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开年调整,投资者对一些短期负面因素出现了过度反应。
在市场的低迷之际,怎么看?怎么办?风险还是机会?
每临大事有静气。自律和理性是投资者与经济形势分析人士最珍贵的品质,在泡沫时克制欲望,在低谷时克制恐惧。
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
当下的经济和市场,使我想起了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当时资本市场出现了极度恐慌性抛售,一季度GDP增速砸下了-6.8%的大坑。由于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走在全球前面,迅速复产复工,政策对市场十分友好,经济快速回升,一季度成为“黄金坑”,随后2020年A股竟然走出了小牛市行情。2020年初我们倡导 “新基建”。
当下的经济和市场,使我想起了2018年底,由于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叠加,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十分低迷,投资者十分悲观,市场上流行“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自嘲段子。但是,2019年政策转向友好,经济恢复性增长,A股走出了结构性牛市行情。2018年底我们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