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核酸检测排队越来越长?常态化检测,还需为方便市民多考虑
徐和建表示,对个别第三方检测机构以非法牟利为目的、违法检测、影响数据检测准确性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惩不贷。
评论:
还需为方便市民多想想
一边是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才能进公共场所,另一边核酸检测力量跟不上,检测队伍排起长龙。转入常态化核酸检测后,部分区域在点位数量、人手配备、检测通道、开放时间等方面有所收紧,由此加剧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再加上一些上班族习惯在打卡前完成检测、不少学生希望在网课前测完核酸,也导致了上午部分时段居民排长队、行进慢的现象。
每位主动参与检测的市民,都是在履行防疫责任,都是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减少人员聚集的风险,避免市民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本是城市防疫工作的重要部分。缩短居民每次等待核酸的时间,增加点位、充实人手是最直接的办法,科学施策、因时而变是最智慧的决策。
目前,北京正在这些方面不断改进:一方面向社会招募符合条件的核酸采样志愿者,一方面通过投放智能核酸采样工作站等方式,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前者通过增加采样人员数量,提升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后者根据人员流动等因素进行点位设置,最大限度提高采样工作站的机动灵活性。从排队现象来看,这种有益的探索还需更精进、更广泛、更快速。
流动的需求下,自然需要更智能的服务;核酸常态化,无疑要加强对点位和时长的动态调整。当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防疫的重要手段,务必在核酸检测的根本保障上做足功课。如何分流等候人员、优化点位时段、提高排队体验,成为提高防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一环,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排长队做核酸给市民带来不便和不适,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想方设法把核酸检测排长队、人扎堆的问题解决好,减少群众的担忧,让核酸检测常态化工作安排得更加安全合理。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李松林 孙毅 评论员 辛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苏越
来源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