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分校的研究员伊斯梅尔·阿尔艾梅里举例道,巴格达以南约150英里处的盐湖Al Sawa已经几近干涸,湖底残留的泥土、淤泥和盐,每一项被大风吹起都能成为沙尘暴。
同样因为极端天气频发,也包括沙尘暴在内,侵蚀土壤,粮食产量下降,还有包括战争等诸多周边因素,导致全球粮食市场紧张,农民为了谋生加大耕种的力度,这些举措只会让耕地愈发松垮,更容易引发沙尘暴,然后沙尘暴带来新一轮的土地沙化板结、粮食产量下降,以及滥耕滥种。
除此之外,世界银行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过度开发河流和湖泊,制造出了中东地区四分之一的灰尘。伊朗将湿地抽干用于耕种,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也被抽干。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修建水坝,意味着下游的河床更加干燥。而过度的城市化,则让伊拉克三分之二的植被覆盖消失得无影无踪。
越来越热的天气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据中东研究所伊朗项目非常驻学者巴纳夫谢·凯努什介绍,近些年来,中东地区的升温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自第一次工业时代以来,中东地区已经升温约2.3摄氏度。
供水也陷入了恶性循环。
阿卜杜拉赫曼解释道,沙尘暴导致了更多的水消耗,加剧了水的短缺。“每次沙尘暴过后,人们都需要清洗他们的房子、院子、汽车,给他们花园里的树木和植物浇水,给植被用的水更不够了。”
没有植被加固沙土,没有水分吸附尘埃,越来越多的沙尘扶摇而起,形成风暴。
被大风刮走的130亿
世界银行想要具象化这些橙色恶魔的面目——它给出了一个数字:130亿美元。
据该组织估算,每年,中东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会因为沙暴损失约130亿美元,未来这个数字只会变得更多。这个增长趋势可以参考世界银行另一份2020年1月的报告,报告发现,全球范围内因粉尘造成的损失,从1990年的2.2万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6万亿美元。
中东的战略和经济地位不言而喻。据CNN报道,中东拥有三条战略水道,世界已知的石油储备有一半在中东。在欧美多国对俄罗斯能源实施禁运和制裁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紧缺紧紧掐住了西方多国的喉咙。在此情况下的工厂意外停止运行,只能让目前全球石油市场更加风声鹤唳。
而海上交通的堵塞带来的后果,已经有鲜活的先例为证——2021年3月,一艘被沙尘暴吹得偏离航线的大船堵住了苏伊士运河,短短六天,却让近6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因此搁浅——这是占到全球12%的贸易量。
贫穷的中东国家同时也在内耗。阴森的橙色天空和涂了沙子的街道让职员动不动就被迫留在家里,政府只能拨款来缓解企业的财务负担,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运转。沙尘暴损害了农作物,耗尽了肥沃的土壤,出口的粮食没有下落。工厂机器因为风暴损坏,关闭港口和机场让政府失去一大笔海关税,沙尘覆盖下的基础设施和道路清理,哪里都需要钱。
以2009年9月23日发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场巨大沙暴为例,那一次,澳大利亚政府光是善后费用就花费了2.19亿美元.
民众的总体健康水平,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代价。据世界银行中东和北非事务高级环境经济学家克雷格·M·迈斯纳告诉《中东眼》:“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伊拉克、埃及和巴基斯坦的人民中,有多达3万例死亡可归因于糟糕的空气质量。我们发现,呼吸的空气中灰尘浓度越高,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可能性更大。”
在科威特,近五年来因沙尘暴导致每天急诊的哮喘病人增加了8%。在卡塔尔,哮喘病人发病的几率因为沙尘暴增加了30%。 一些研究发现,超过10%的沙特人患有哮喘。
对此,中东各国并非坐以待毙,但一些国家连年的贫困、腐败和战乱,让当地政府把治理沙暴和环境丢到了脑后。
沙特阿拉伯计划在未来几十年种植100亿棵树,以减少其碳足迹和土地退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去年公布了一项《中东绿色倡议书》,准备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合作,在中东地区再种植400亿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