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史思同
编辑 / 田晏林
在北京CBD工作的“90后”白领张娜,平日不炒股也不买基金,她总认为把工资存成银行定期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但最近张娜发现,之前存的3年定期,利率是3.25%,现在突然降到了3.15%。且很多银行大额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都下调了10个基点左右。
“我算了一下,一年存24万元,这次存的定期下调利率后,每年的利息比之前要少240块。”突受“打击”的张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位宁波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银行利率是前两周刚下调的,目前该行5万起存的个人普通定期存款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利率分别为2.15%、2.75%、3.4%,分别较两周前降低了7.5个、5个及10个基点。
在房产、股票、基金这些高风险投资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当前,把钱放进银行吃存款利息的人恐怕也要失望了。因为利率即便只是进行非常微小的下调,对存款人的利息收入都将造成不小的影响。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4月末,住户存款为109.6万亿元,环比上月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财经天下》周刊还注意到,与存款利率下调相一致,银行的贷款率也在走低。作为主要靠存贷款息差吃饭的银行,正在谨慎管理着存、贷两端的利率,尽力维持合理的息差水平。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利率的调整,一场围绕存款人、银行和贷款户之间的博弈正在展开。
“存款利率下降了”
在张娜接到存款利率下降的消息之前,青岛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都已对中长期存款利率作出调整。青岛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该行目前执行的3年期及5年期普通定存的挂牌利率分别为3.3%、3.2%,较之前下调了10个基点。
通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揽储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更高。但在国有银行及部分大型股份行陆续降息后,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也纷纷跟进,相继对部分中长期定期存款以及大额存单的利率进行调整。
“这已经是大趋势了,这几年存款利率一直在降。”一家大型银行某客户经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两年前刚进入银行时,3年定期存款利率还是4.18%,随后逐渐降到4.15%、4.13%、4.1%,现如今已经一路跌至3.5%。“近年来,央行一直在引导降准降息,降息通道一直持续的,未来存款利率只会更低。”
事实上,早在3月份,国有银行及部分大型股份行便已陆续下调了存款利率。建设银行App显示,目前其2年及3年定期存款挂牌年利率分别为2.25%、2.75%,相较此前的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而招商银行3年定存的利率更是直接下调了60个基点,从3.5%一步降至2.9%。
不仅是普通存款,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在走低。《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前段时间以来,包括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华夏银行等在内的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
农业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自4月25日起,该行2年、3年、5年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均下调10个基点。另据招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招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已由3.5%降至2.9%。
近年来,政策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净息差收窄成为常态。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此背景下,监管鼓励调整存款利率,对于进一步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尤为重要。
贷款端利率也在走低
与烦恼存款利息下降的张娜不同,准备在北京买房的王勇,最近迎来了房贷利率下调的喜讯。这意味着他购买首套房的贷款利息能节省不少。
一位银行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道,最近央行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该行首套房贷款执行利率也从此前的5.15%降到了5%。按商贷500万元、贷款30年及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计算,月供26841.08元,相较未调整前的27301.31元减少了460.32元,整体还款总额节省超16万元。
(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LPR(贷款基准利率)下行已逐渐成为行业趋势,单是今年以来就已下调了两次。1月20日,央行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整: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5月20日,央行再次将5年期LPR下调至4.45%,1年期LPR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