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D2809次列车事故发生地 村民:雨连下了三周 桥墩护坡的土方三年没长草
据@西南铁路 4日20:24分通报,贵广铁路榕江站脱线事故发生后,铁路部门紧急调集力量开展现场救援。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了1000多人,在现场进行淤泥清理以及各专业设备检查恢复工作。
贵广线恢复正常运营
5日11时58分,伴随着一阵呼啸声,一辆D1782动车组列车从榕江站疾驰而过。这是4日上午贵广高铁榕江站一动车撞上泥石流脱线事故发生后,贵广线连夜抢通后首趟载客列车驶过榕江站。
榕江站工作人员表示,载客列车正式通过前,为确保线路安全,上午9点左右铁路部门安排了动检车充当“探路先锋”。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注意到,在铁路部门5日宣布贵广线正式运营后,当日有多辆动车组列车通过榕江站。不过,仍有铁路救援停靠在站内,靠近榕江站候车厅一侧的铁道上,不少接触网电线杆被移除,还未完全更换。
榕江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需要贵广线尽快恢复通车,车站一些抢险的收尾工作有待晚上进行。
回忆事发:
雨下得太大太久了
桥墩护坡的土方发生溜坍
5日傍晚,在离着榕江站站台1公里多的月寨隧道口,几名贵阳高铁工务段的工作人员仍在溜坍处值守。下午下了一场大雨,隧道旁水渠水流明显变大,并呈现浑浊状态,这使得他们有些担心。
一位工作人员称,据山坡上方值守点的同事观察,上方还有几立方米的土,“所以我们要时刻盯着,谨防再次发生溜坍。”对于此次突发泥石流可能产生的原因,工作人员不置可否,“有待官方调查。”
月寨村多位受访村民表示,“雨下的太大了、太久了”。在他们的记忆里,“下了有三个星期,有时白天下,有时晚上下。这中间只有三天是晴天。事发当天下雨也下到13时左右。”
记者查询发现,5月30日3时58分,榕江县气象台曾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5月22日17时15分当地曾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本月4日1点33分起,榕江县气象台连续发布多条气象预警信息,包括大雾、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预警。
隧道口附近
另一方面,他们指着隧道上方的剑榕高速,称是由于雨水原因导致高速桥墩护坡的土方发生溜坍。
李甲等人称,在他印象里,附近山上从没有发生过泥石流。另一位村民则称,高速桥路墩下有护墩的土方,“那一块护坡,三年都没长草,没有植被附着,下雨不就泡软了。”
公开消息显示,榕江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是贵广高速铁路在榕江县设立的一个车站,距县城约3公里。该站于2013年12月30开工建设,2014年8月进行试运行,2014年12月26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
榕江站
剑河—榕江高速公路简称剑榕高速,是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连接剑河县与榕江县的高速公路,剑河—榕江高速公路于2017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2020年10月1日通车运营。
对于此次D2809动车因撞上泥石流而发生的脱线事故,是否可以做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在建设隧道时是否可以通过特别的工程设施去防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李泳教授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每逢暴雨季节,位于山区的铁路或者公路线上,泥石流、碎石侵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只是由于此次遇上的是高速行驶的动车,以及泥石流侵入的地方又恰好在隧道口,所以造成了动车脱线事故。但这样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小。
在雨季和汛期时,是否可以对泥石流之类的异物侵线做到监测和预警呢?李泳教授表示,在一些重点区域一般都会有监测预警和预测措施,比如当地对于重点区域降雨和土质的监测。但由于野外的铁路、公路路线长,有的泥石流沟比较隐蔽,所以不可能做到每一点都监测到。
据@西南铁路 5日通报,铁路部门将尽快查明原因,举一反三,扎实推进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力确保铁路安全畅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