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克非
面对中国新闻周刊抛过来的“如何看待反诈老陈直播翻车”的问题。谭乔想起了“潘子”对“嘎子”说过的那句话:
“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这里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一个因电视节目火遍大江南北的交警,一个因反诈宣传而受到流量青睐的民警,谭乔自老陈出圈后就被人们反复提起并比较。
5月底,老陈因直播中的不雅动作,被骂上热搜,随后鞠躬道歉,谭乔看在眼里,满是唏嘘。
沉思了片刻后,谭乔说道:
“老陈和我有很多地方很像,我一直很关注他,是因为我自己也飘过,也膨胀过。他面对的这些诱惑和挑战,我都经历过。”
反诈老陈直播连麦“翻车”现场。图/视频截图
膨胀的气球炸了
6月1日,老陈公开表示,网传的视频不是全貌,自己在直播时宣传反诈知识的片段全被删减了,他认为利用娱乐的方式宣传反诈,是很好的想法和创意。
随后老陈说到:“我觉得我是不是不太适合网络,这回是真的迷茫了。”
在谭乔看来,“迷茫”是老陈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005年以谭乔为主创核心的《谭谈交通》开播,很快,他的影响力从成都到四川,最后到了全国,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成为了《谭谈交通》最好的发酵推广地,直至今日,在B站看《谭谈交通》下饭的网友都不在少数。
作为一名普通交警,谭乔回看自己当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飘过,膨胀过。
“这种飘是内外合力的作用,一个普通人,走大马路上有人跟你合影,要签名,买个菜都有人跟你握手打招呼,这在生活上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更大的变化来自外部,“朋友”多了,“应酬”多了,大家都捧着谭乔,聚会中的饭桌上,谭乔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
“谭警官,你这么能干,当个局长绰绰有余啊,当厅长都没问题!”
“谭警官,你这么红了,应该有个车开,天天骑自行车像什么样子?”
“谭警官,你怎么才挣这么点工资?我们随随便便做个生意都比你多。”
一次饭局后,谭乔喝了酒,决定骑共享单车回家,席间一位企业家自告奋勇开车送他,在谭乔家小区门口,企业家对他说:“这片楼盘我很熟悉,你怎么住在这里啊?你应该弄个豪宅才对啊。”
“一两次听的时候,会把它当做笑话,天天听的时候,我就真当回事了,是啊,我为什么不能过得更好?”谭乔开始膨胀。
幻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矛盾的时候,谭乔只能看到身边人的缺点,看不到任何优点。反而看自己时,全身都是优点,一点毛病没有。
谭乔向朋友借了一台红色跑车,开车出入单位,进出电视台,自己觉得很拉风,短短几天,他就感受到了来自同事异样的目光,背后的指指点点也随之而来。
在现实和幻想的巨大割裂中,把握不住自己的谭乔,感觉到了痛苦。但他并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直到膨胀的“气球”最终炸裂,医生告诉谭乔,你患上了“抑郁症”。
因此,谭乔选择离开那个让自己“名利双收”的《谭谈交通》,在节目13岁生日的那天,选择离开。
此后的4年多,谭乔调换了工作,在一个堆满了杂物的房间里解答市民针对交通宣传方面的问题,没有摄影机、没有路人、没有喝彩和围观,谭乔冷静了下来。
这段生活被谭乔笑称为“仓库悟道”,时间给了他最好的缓冲期。
我明明是谭乔,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
因为直播打赏,谭乔也被骂过,在一次直播中,本来只想和网友聊聊天,但不少人开始刷礼物,谭乔劝阻,并表示会将礼物捐给慈善机构。直播中谭乔说:“别刷了,我不是为了礼物才跟你们聊天的。”
很快,有网友表示,谭乔是嫌大家刷得太少了。怕被误解的谭乔,没忍住爆了粗口。很快视频在网上发酵,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也送来了“难听的祝福”。
谭乔曾经很委屈,“我明明是谭乔,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但是谭警官好像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不能有任何一点瑕疵,甚至连一个粗口都不能说。”